•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文生:臺灣當局改組“內閣”的背後

2013-02-06 10: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當局宣佈改組“內閣”,消息傳出,驚動了臺北政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張文生4日在華廣網刊文表示,臺灣當局倉促宣佈改組“內閣”,主觀上看是因為消息外泄,使得“黨政高層”不得不半夜發佈新聞稿證實。客觀上看,是因應臺灣民意的需要,是應對改革的舉措,是調整黨內權力佈局的安排。

  全文內容如下: 

  2013年1月31日深夜,臺灣當局宣佈改組“內閣”,原“行政院長”陳衝轉任“總統府資政”,江宜樺出任“行政院院長”,毛治國出任“行政院副院長”。消息傳出,驚動了臺北政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就譏諷臺灣當局“在三更半夜,用匿名的新聞稿方式”改換“內閣”,是“荒唐、兒戲,全世界少見!”

  臺灣當局倉促宣佈改組“內閣”,主觀上看是因為消息外泄,使得“黨政高層”不得不半夜發佈新聞稿證實。客觀上看,是因應臺灣民意的需要,是應對改革的舉措,是調整黨內權力佈局的安排。

  1.因應臺灣民意的需要

  2012年1月,馬英九當選連任,改組“內閣”。由具有財經專長的陳衝出面“組閣”,面對歐債危機等不利的國際經濟環境,臺灣社會對“財經內閣”抱持著極大的期待,然而,陳衝“內閣”上路不久,即面臨美牛進口、油電雙漲、證所稅改革反覆不定的爭議,而臺灣經濟景氣指數持續低迷,使得臺灣當局的民意支援率不斷下滑。2013年1月13日,民進黨發起近10萬人的“人民火大”遊行,表達對臺灣當局施政不力的不滿,其中首要的訴求就是“換內閣”。面對民意的壓力,尤其是2014年“七合一”選舉來臨,臺灣當局不得不有所回應,任命政治學專業出身的江宜樺出面“組閣”,期望在專業能力之外,能夠更加顧及宣導、溝通及黨政關係的協調。“新內閣”帶來“新希望”、“新氣象”、“新期待”,當然,能否重振民意支援,則有待施政成效的檢驗和選舉民意的檢測。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