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專家:民進黨兩岸路線回原點

2012年12月07日 10: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你好臺灣網6日刊載臺大政治係名譽教授張麟徵的文章表示,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倡導的所謂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立之後不僅看不到與大陸溝通的進展,還引起了民進黨的內部紛爭。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倡導的所謂的“中國事務委員會”終於出爐,這個機構是蘇貞昌半年前在競選黨主席的時候承諾要設立的,希望以此作為與大陸溝通的平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設立之後不僅看不到與大陸溝通的進展,還引起了民進黨的內部紛爭。

  “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建立一波三折,首先從今年1月民進黨敗選之後,黨內多數成員就表示要在兩岸政策上做檢討,所以蘇貞昌競選黨主席的時候就説,如果當選要成立這個機構。那個時候傳出的訊息是要由謝長廷做召集人,但是後來蘇貞昌宣佈由他自己來任召集人,對此他解釋説謝已經對兩岸政策自有一套論述,既然有固有政策,是無法整合機構內部不同意見的。

  接著蘇貞昌把“中國事務委員會”負責推動民進黨和共産黨交流的功能取消了。所以這個機構就沒有對外的功能,它只有一個對內的功能,就是對於內部在所謂的大陸政策上,是不同意見的整合平臺。

  社會本來對它的期待很高,覺得經過“大選”的敗選之後,民進黨應該痛定思痛,為未來2016年的選舉考慮,兩岸路線有檢討修正的必要。結果民進黨又退回原點了。

  我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喜歡謝長廷,另外對於民進黨來説,他有選票考慮,民進黨最穩固的一塊選票就是基本教義派,如果要照謝長廷的論述來修改、調整路線的話,其實沒有真的調整,只是改個包裝而已,可是也沒辦法跟基本教義派的群眾説得清講得明。  

  民進黨現在內部的一個共識,就是在2014年“七合一”地方選舉之前,他不會碰所謂的兩岸政策,因為他覺得沒必要。至於2016年的選舉,可能在碰到國民黨的時候,就沒辦法回避兩岸政策。因此我覺得在2015年民進黨的候選人塵埃落定以前,民進黨不會碰兩岸政策。等民進黨的候選人決定之後可能才會出現調整。(臺大政治係名譽教授 張麟徵)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