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民進黨目無法紀 只有政治利益

2012年12月05日 09: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對張花冠的強力維護近來引發諸方反對意見。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凡民進黨人被起訴、遭判決,抗議“司法不公”、“政治迫害”、“司法迫害”,幾乎成為這個黨的標準行為,他們心中根本沒有法律,只有政治利益。 

  評論摘編如下:

  政黨對黨員的行為規範,黨紀理應嚴於法律,因為法律是道德的最後一道防線,政黨欲受民眾愛戴、擁護,其黨員行為豈能只合乎最低標準? 

  譬如家庭中對子女行為的要求,不能等他們被法院判有罪,才發覺或承認子女犯錯。政黨倣如家庭,一旦發覺子女行為不當,就該糾正甚至處罰,以免他們繼續沉溺在錯誤中。 

  國民黨籍的南投縣縣長李朝卿,民進黨籍的嘉義縣縣長張花冠,都被檢察官以貪污罪起訴,但兩黨的做法不同──李朝卿立即遭“停權”黨紀處分,民進黨對張花冠則強力維護,表示“沒有黨紀處分問題”,因為法院還沒有判決張花冠有罪。 

  為了聲援張花冠,民進黨前後任主席蔡英文和蘇貞昌,同聲批判司法;蔡英文認為“不排除有政治因素”,蘇貞昌則懷疑檢調“擺烏龍”。與此同時,黨內同聲附和者四起,都説張花冠是“清白”的。 

  凡民進黨人被起訴、遭判決,抗議“司法不公”、“政治迫害”、“司法迫害”,幾乎成為這個黨的標準行為,甚至發動群眾包圍地檢署、法院,呼口號,丟雞蛋,日夜嘯聚不散。蘇治芬案、陳明文案就採用這個模式。未來張花冠若被收押,不無可能照例辦理。 

  陳水扁貪污證據明確,有幾個案已三審定讞,但民進黨從沒有説過“陳水扁犯法”;綠營支援者一談到扁案,就説這是“司法迫害”、“政治迫害”。他們心中根本沒有法律,只有政治利益。 

  法治是民主的基礎,不遵法治,就無民主可言。張花冠被起訴,民進黨猶百般維護,“民主”、“進步”,這個黨有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