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軍陷入“凱子軍購”的尷尬境地

2012年07月10日 08: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軍方昨天舉行今年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實彈射擊演習,雖命中率超過九成,風光背後卻是暗藏水分。香港《大公報》今日刊載評論指出,臺軍演曾常常出現射失,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並不能掩蓋島內武器老化的問題,也再次凸現了臺灣陷入“凱子軍購”的尷尬境地。評論表示,兩岸同根同源,本就是一家人,臺灣方面至今仍汲汲于購買美國武器,不但“凱子”得可笑,而且徒令“親痛仇快”,讓大陸13億同胞看在眼裏情何以堪?

  全文摘編如下: 

  臺灣軍方昨天舉行今年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實彈射擊演習,導彈命中率超過九成,是近年少有的好成績。不過,風光背後卻是暗藏水分。因為以往經常脫靶的“問題導彈”,如麻雀導彈、榭樹防空導彈等,均未列入射擊清單。臺灣軍方解釋,每次演練都有不同的射擊項目。但為何這次未參與試射的都是命中率低的導彈,到底是純屬巧合,還是故意安排,軍方恐怕有不能説的秘密。其實道理很簡單。這好比是一次考試,只讓好學生參加,考試平均分自然大大提高,因為沒有差學生“拖後腿”。臺灣軍方為了保證交出好成績,遂“精心挑選”命中率較高的導彈。但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並不能掩蓋島內武器老化的問題,也再次凸現了臺灣陷入“凱子軍購”的尷尬境地。

  島內幾乎每年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軍演,以振軍威,但常常事與願違,導彈頻頻射失,耀武揚威不成,反倒自曝其短。2002年的“漢光演習”,一枚魚雷發射後竟不見蹤影,當時軍方聲稱,魚雷已經自爆。但不久該枚魚雷卻完好無缺地被衝回岸邊。最讓臺灣軍方顏面無存的還是2006年“漢光演習”中,一枚拖式導彈不但未擊落目標,反而不偏不倚地對著當時的領導人陳水扁而來,並在距離不到100米處爆炸,嚇壞在場所有人。2007年的“漢光演習”也不遑多讓,一枚鷹式導彈墜落在演習區旁邊的公墓,還燒光了附近的農地。

  臺灣軍演中“不聽話”的導彈多從海外進口。在去年一次導彈試射中,19枚導彈有6枚脫靶,當中3枚麻雀導彈和一枚針刺導彈是美制,一枚雲母導彈是法制。在今年早前一次試射中,一枚美制榭樹導彈脫靶後竟然大轉彎回擊。如此種種失誤,臺灣軍方承認與導彈老舊有關。其實,外界對此也是心中了了。島內民眾時常嘲諷“凱子軍購”,意指美國把臺灣當成搖錢樹,向臺灣出售的武器不僅高於國際價格,其中還不乏老舊退役的過時軍火。臺當局也心知肚明,但仍“不亦樂乎”地乞求美國出售武器,無非是認為這樣可以得到美國“大佬”的保護,鉅額軍購費就當是交“保護費”了。

  兩岸和平發展現時已是大勢所趨。維護臺海局勢穩定與和平是大陸方面多年來的方針和政策。而大陸軍方也表示,只要在“一中”前提下,兩岸可商談軍事互信機制與兩岸和平協議。顯然,大陸遞出了“橄欖枝”,並釋出最大的善意與誠意。更重要的是,兩岸同根同源,本就是一家人,正是“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臺灣方面至今仍汲汲于購買美國武器,不但“凱子”得可笑,而且徒令“親痛仇快”,讓大陸13億同胞看在眼裏情何以堪?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