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李家泉:美臺對軍售應有新思維

2011年08月09日 09: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資深研究員李家泉今日在《海峽導報》撰文表示,對於美國的軍售,不能就事論事,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表面上看,美國對臺軍售,是因為臺灣 “軍備老舊”、“兩岸軍力失衡”,賣的僅是“防禦性武器”等等,似乎是合情合理,無可非議的。但深層次看,就知道其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動機。

  全文摘編如下: 

  2011年8月3日,在香港鳳凰臺邀請下,我與美國的包道格先生(前“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臺灣的丁樹范先生,三人就美國對臺軍售問題進行了對話。既暢所欲言,又互有爭議。在這次對話中,我建議美方和臺灣對此都應該有“新思維”。但因時間短促,發言也比較零星,沒有能條理化,現特就此整理並補充如下: 

  我在發言中指出,自2008年以來,海峽兩岸關係的交流交往就十分熱絡,兩岸關係有明顯改善,美國政府也一直重申它十分樂見臺灣與大陸關係的和平發展趨勢,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美國政府竟忽然宣佈近期準備對臺軍售,美國181名眾議員還借機聯名向白宮施加壓力,這不禁引起各方人士的關注。我個人堅決反對美國對臺軍售。 

  我認為,對於美國的軍售,不能就事論事,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表面上看,美國對臺軍售,是因為臺灣 “軍備老舊”、“兩岸軍力失衡”,賣的僅是“防禦性武器”等等,似乎是合情合理,無可非議的。但深層次看,就知道其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動機。 

  這裡有三個問題:一是美國為什麼要賣?二是臺灣為什麼要買?三是大陸為什麼會反對?我想分別談點看法。美國為什麼要對臺“軍售”?無非一是美國軍火集團的 “超額利潤”;二是美國當局的“戰略利益”——“以臺制中”,這和日本帝國主義當年的“以華制華”戰略沒有什麼兩樣。臺灣為什麼要向美國“軍購”?一是拉攏和討好美國;二是企圖在美國保護下“偏安求存”。大陸為什麼要反對?一是臺灣問題乃中國內政,自然會堅決反對美國長期插手;二是美國的插手,一定會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勢頭,以及兩岸的最終和平統一。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