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港媒:美臺軍售 後果堪憂

2011年09月26日 09: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對臺軍售此舉又一次的在全球捲起一陣軒然大波,美中臺三邊關係再度陷入“怪圈”。香港中評社24日刊載社論指出,美國用對臺軍售阻礙中國統一,遏制中國崛起固然應負主要責任。打破“軍售怪圈”的惡性迴圈,除了導致中美關係再次緊張,中方或以某種手段反制美方外,也勢必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發展。因此很容易判定,如果兩岸關係受損,首當其衝的必然是兩岸經貿關係。美臺軍售的後果,確實引人憂慮。

  全文摘編如下:

  從年初到現在,臺灣當局急欲購買美國F-16C/D戰機一案,終於在9月21日塵埃落定。美國政府已正式通知國會將為臺灣“升級”其現有F-16A/B型戰鬥機,出售軍用飛機零部件並提供有關訓練項目。此筆交易共計58.52億美元,是美臺雙方不顧大陸政府一再阻止而執意達成的結果。 

  針對奧巴馬當局此次一意孤行對臺軍售,中方外交部、國防部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立即作出強烈反應,一致抗議美方嚴重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國家安全利益的行徑。這其中,國臺辦在美方宣佈軍售計劃的第一時間即發表聲明表示遣責尤其引人注目。國臺辦指出:美方此舉“危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違背其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承諾,損害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國臺辦還指責臺灣方面一再渲染、炒作所謂大陸軍事威脅,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沒有根據,不利於推進兩岸關係的改善與發展。國臺辦告誡臺灣當局:“希望臺灣方面認清形勢,不要在兩岸之間製造對抗,不要做有損臺海地區穩定、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的事情。” 

  國臺辦的迅速表態是十分及時並必要的。大陸政府方面出於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願望,一方面表明反對的立場,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對軍購進行勸阻。在歷次由國臺辦主辦的新聞發佈會上,每當有記者提出有關美臺軍火交易的問題,發言人的回答都是“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對臺軍售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然後告誡:“希望臺灣方面珍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就在不久前,當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訪美時,在會見美方官員或接見兩岸僑胞的場合,專門談到美對臺軍售之事,也一再清楚地傳達反對和希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觀點。王毅説:“渲染所謂大陸對臺灣的軍事威脅,客觀上損害了兩岸之間得來不易的和緩氣氛,對臺軍售損害中美關係大局,影響兩岸關係改善。”

  美國用對臺軍售阻礙中國統一,遏制中國崛起固然應負主要責任。尤其近年來,美臺雙方為了達成軍火買賣,開始採用兩面手法進行雙邊配合,如演雙簧戲一般地或遮掩、或拖延、或矇騙,讓中美間圍繞對臺軍售的搏弈墮入一種惡性迴圈“怪圈”。這個怪圈的迴圈軌跡經人概括,便是:美方提出並堅持對臺軍售 → 致中方反對,中美關係停滯 → 然後雙方討論,中美關係出現緩和 → 美方又堅持新一輪對臺軍售 → 中方又反對,… … ,如此過程畫出一個三角形密閉圖形,迴圈往復,一輪一輪美臺間軍火交易得以完成。以此一輪58.52億美元升級F-16A/B戰機計劃為例,就是繼去年1月美方公佈64億美元軍售計劃後的新一輪迴圈,其間經歷了中美兩國軍事交流關係的緊張,以及今年1月胡錦濤訪美後中美兩國軍事關係又恢復交往。 

  然而怪圈終歸要被打破。仔細觀察本輪軍售計劃宣佈後中方反應的狀況,其抗議態度之堅決、反應之快速和用詞強烈的程度,美臺雙方應該都可以從中研讀出中方要打破這一“軍售怪圈”惡性迴圈的決心。 

  打破“軍售怪圈”的惡性迴圈,除了導致中美關係再次緊張,中方或以某種手段反制美方外,也勢必影響到兩岸關係的發展。因此很容易判定,如果兩岸關係受損,首當其衝的必然是兩岸經貿關係。 

  臺灣當局是清楚的,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過程,臺方一直是主要受益者。簡單數一數就知道:1、臺灣在與大陸的貿易中每年都獲得鉅額順差,去年已高達800多億美元;2、臺灣旅遊業在大陸游客支援下蓬勃發展,使臺灣民眾大開利市,有統計顯示大陸游客在最近3年內就為臺灣創造了2154億新台幣收益;3、臺灣漁、農業産品大量銷往大陸市場,使臺灣南部漁、農民獲益匪淺。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吳伯雄等人為了兩岸關係不受傷害頻繁地奔走兩岸,一次次呼籲“要珍惜兩岸關係成果得來不易”、“臺灣不想在中國崛起中缺席”等等 ,其良苦用心值得敬佩。 

  美臺軍售的後果,確實引人憂慮。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