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干預兩岸和平發展 為“臺獨”留活口

時間:2010-02-02 10:02   來源:台灣網

  美國對臺軍售經過一連串的外交折衝,美國還是不顧中國反對和警告,行政部門正式批准了成交清單,除非出現重大變數,美國國會應會在30天內同意此項軍售交易。清單上雖然沒有F16C/D戰機,但有掃雷艦和愛國者飛彈、魚叉飛彈等,總價近64億美元。美國《世界日報》1日社論指出,由於軍售必然包括的後勤和戰略安排,這項軍售基本上維持了美國對臺安全的責任,也在戰略想定上承認中美間還有巨大分歧乃至衝突的可能。更嚴重的還在於美國為“臺獨”留下了活口,留下了干預兩岸和平發展的可能。此外,還有必要看到中美衝突未來會以什麼樣態呈現。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外交如何處理常態問題和爭議,大陸領導人在抵制和制裁的同時,如可尋求可能化解之道,而非放任衝突擴大,是大國外交應有的胸襟,也是照應兩岸關係得以持續發展的必要思考。臺北方面則要看到,對臺軍售不意味美國對臺有任何安全承諾,而是拿臺灣作為棋子,以滿足其戰略部署。再就馬當局的利益言,軍售作為鼓舞“臺獨”和支援臺灣人民利益之間具有相似性但更具危險性,兩岸之間的政治信任若因此受損,對臺灣特別是馬當局未必有任何好處。再者,中美之間的衝突和兩岸和解政策如何尋求平衡,臺灣成為美國馬前卒的可能性會否成為臺灣的陰影,都要有所考量。

  目前可以看到中國已發出暫停中美軍事交流和對話的訊息,而且決定制裁軍售臺灣的軍火公司。這是第一步。可以預見美方若不調整對臺軍售政策,以及後續的種種作為,相信中美之間的軍方交流很難恢復,而且在國際戰略上尋求中方配合的可能性也會持續降低。當然中方也不能不看到中美間既有的分歧和無法替代的互為依賴,從經貿到各方面的合作,不可能因美方對臺軍售,反面影響中方利益。是以處理美國對臺軍售既是原則問題,也是利益問題,要有更大的戰略考量。

  社論分析,就美方的“背信棄義”言,奧巴馬訪華時作出的核心利益承諾,顯然在對臺軍售上已出現嚴重裂痕,未來還有奧巴馬接見達賴,間接表達支援“藏獨”的隱患。中美間可能預見的衝突已不在遠;兩岸間的和解政策若因此受損,衝突面只會更加擴大、加深。

  美國戰略構想的針對性,中國顯然還是個具體目標。固然長期以來中國就是美國軍方演訓的假想敵,自從金融海嘯以來,敵對態勢看似有所鬆動,且在經貿、金融、全球氣候和能源領域裏有求於中方配合,但從對臺軍售觀察,中美間的互動、互信未必可以樂觀。

  作為試金石,美方似有意考驗中方和平崛起的誠意,也有意借此尋求最大的戰略利益,包括奧巴馬尋求個人連任機會的商業利益。就常態言,美方不至於完全忽視中方的反彈,但畢竟還是做出了決定。美方在這中間是如何作出風險評估的,這是個過程,也是個重要決定。奧巴馬政府當然知道要付出代價,而且存在極高的風險。所以還是做出決定者,可以感受到,美方無異要中方承擔作為大國的責任:即不輕易擴大衝突,而是主動化解危機。而且美國可能看到中方的反彈和制裁只有短期效應,若能換取美國在臺灣的重大戰略利益又何樂而不為?

  社論最後表示,美方曾為對臺軍售做出辯護,即那是上一屆政府的決定,而且布希政府已經付出了代價,暗示這項軍售並無涉奧巴馬對中國核心利益的承諾。就美國言,軍售臺灣不可能僅止于商業利益,中方的表態意味著嚴峻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