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紅牌祭出立即出場 林益世的狼狽誰之過?

2012年07月03日 08: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經過徹夜偵訊,前臺當局“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以貪污罪嫌重大,遭到臺特偵組聲押獲准。臺灣《聯合報》3日發表社論説,頂著國民黨最年輕副主席、“立院”大黨鞭、“行政院秘書長”等光環,林益世一路受到國民黨和馬當局的寵信與提拔;如今,他卻像在足球賽中惡性犯規的球員,紅牌祭出,立即被逐出了球場,狼狽萬狀。

  社論摘錄如下:

  在本案中,特偵組的表現值得肯定。6月27日,週刊爆料見刊,特偵組于第一時間立即剪報分案,然後馬上將相關人等限制出境,展開傳訊、拘提、搜索,至第4天即傳至林益世,訊完即聲請收押禁見。

  “立委”或民代濫權關説,時有所聞,藍綠陣營均有多人仍在接受司法審判,而林案卻格外讓人感到痛心疾首,原因是:一,他涉嫌索賄的時段,正在陳水扁貪污受審入獄之後,社會憎惡貪瀆的氣氛高漲,他卻不知自愛,刀口舔血。二,馬英九高舉“清廉執政”大旗,林益世歷任黨政重要幹部,非但不能以身作則,竟然自甘下流。三,林益世選舉失利後應命出任“內閣秘書長”要職,顯示馬英九對其的信任;但經過此案,不僅“內閣”形象受到重創,更暴露馬英九“昧于知人”,令人扼腕。

  觀察來龍去脈,陳啟祥對林益世的種種指控是否全然屬實,仍有待檢調仔細查證。其中,例如陳啟祥指林益世今年初因索賄未遂,因而指使中鋼公司停止對其供應爐渣一節,實情可能是因地勇公司違法堆置爐渣,遭高雄環保局連續開罰並要求中鋼停止對其供貨;而陳啟祥因無法進料,要求曾經收賄的林益世協助關説卻未能如願,認為林翻臉不認人,於是利用前次交付6300萬賄款之把柄爆料,不惜與林益世偕亡,而使一個光鮮的“政治金童”就此跳進了自掘的墳墓。

  從目前透露的案情中,林益世的言語之狂悖,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例如他説,“中聯董事長的人事,是我批出去的”,“一定處理到讓你很舒適(平順)”,“現在國庫印章是我在蓋,也是我在管的”,“行政院只有院長、副院長和我在上班,其他人都是我們的幕僚”。聽聽這種口氣,仿佛整個“行政院”都翻覆在他林益世的股掌之間,一副土皇帝的姿態。

  林案也暴露了中鋼之類的“官營上市公司”的黑幕不堪聞問。林益世自己辯稱,地勇兩年總工程款才7千多萬元,説他索討一億多元未免“太誇張”;然而,如此誇張的事竟然是確有其事,即可見中鋼已是政治禿鷹的獵場。試想,中鋼還要設“國會連絡人”,這連有些當局的單位都沒有的編制,裏面究竟有什麼文章?而中鋼若在本案中確有違失,恐也應有人必須承當法律責任;倘能讓中鋼人員吃上官司,是否反而能成為未來中鋼、中油、臺電之類的公司得以拒絕關説的正大光明的理由?

  目前因關説案被起訴的“立法委員”,早超過一個巴掌之多;從關説盜賣砂石、土地違法開發或租售,到為不法客運業者關説或為醫師團體遊説而索取報酬,不一而足。林益世稍早辯稱,他和地勇的關係只是在“服務選民”;但選民服務而索取報酬,那就是把“立委”的服務商品化、交易化,甚至假借服務之名壓迫行政部門或公營企業曲解法令,侵害臺灣的利益,以遂行圖利私人之目的。從這個角度看,如何防杜政治人物假借“服務選民”或“反映民意”之名來圖利自己及他人,正是林益世案所留下的最大課題。

  林益世原是國民黨苦心栽培的明日之星,如今證明這是個失敗的實驗。藍營人才庫之捉襟見肘,與馬當局之識人不明,皆因本案而成了重創形象的錐心教訓。唯一值得慶倖的是,這又再度證實,在法治日趨中立嚴謹的今日,任何政治人物,只要紅牌祭出,就必須出場,絕無僥倖可言。畢竟,臺灣是一個“總統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地方,何況只是一個林益世?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