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大陸歷史劇緣何深受臺灣觀眾喜愛?

2012年07月02日 08: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曾經在大陸一度掀起話題的歷史大劇新版《三國》,將於7月2日在臺灣中視黃金檔播出。《海峽導報》6月30日以此為話題分析大陸歷史劇深受臺灣觀眾喜愛之原因。文章指出,臺灣歷史劇發展受限于市場,且大陸歷史劇場面磅薄大氣、內容嚴謹,深受臺灣觀眾喜愛。同時,此次新版《三國》在臺的宣傳策略也非常搶眼。

  全文摘編如下:

  曾經在大陸一度掀起話題的歷史大劇新版《三國》,將於7月2日在臺灣中視黃金檔播出。近幾日,《三國》劇組成員正在臺灣進行緊鑼密鼓的宣傳,以期在這個暑期,能在臺灣掀起《三國》熱潮,不少業內人士也對這部電視劇在臺灣的收視前景非常看好。

  説起偶像劇、本土劇、綜藝節目,臺灣可謂星光熠熠。但若要説起大型歷史劇,臺灣可能真的要俯首認輸。如今臺灣播出的歷史劇幾乎都是由大陸購買引進的,也深受臺灣觀眾喜愛。不僅讓不少大陸主演成為臺灣家喻戶曉的明星,也吸引了越來越多臺灣影視劇人才加入兩岸合拍的大軍之中。而隨著交流互動的進一步擴大,臺灣觀眾對於大陸歷史劇的看法和宣傳模式,也跟著悄然改變。

  臺灣歷史劇發展受限于市場

  新版《三國》赴臺宣傳前,就有臺灣網友提出這樣的疑問,向來以治學嚴謹、國學功力深厚聞名的臺灣,為何拍起歷史劇就那麼“慘不忍睹”?

  其實早期臺灣歷史劇,尤其是當代歷史題材戲劇不乏優秀作品,例如公視的《後山日先照》、《風中緋櫻》、《臺灣百合》等,但隨著臺灣戲劇不斷發展,一項制約因素的影響越發顯現,那就是市場。

  沒有場地萬馬奔騰、沒有城墻大江,歷史劇一旦失去了宏大氛圍,就怎麼也拍不出味道,這是限制臺灣歷史劇發展的客觀地域原因。導報記者曾經採訪過一位臺灣導演,他説臺灣知名演員大多價格昂貴,因而像歷史劇這樣需要太多人的自是少拍為妙。

  此外,相比起鄉土劇和偶像劇,歷史劇的收視群有限,投資商自然不願意花大錢拍出高成本、需要嚴謹功夫又賺不了幾個錢的歷史劇。

  正是因為這樣,越來越多的臺灣導演和演員,到大陸尋找出演大型歷史題材戲劇。而臺灣的電視臺,則越來越依賴於向大陸購買歷史劇播出。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