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物價上漲時民眾最期待當局的什麼?

2012年04月19日 09: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針對目前島內的民怨隨著百物漲價而高漲的情況,臺灣《聯合報》19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臺灣民眾現在最想看到的無非是當局能否“汗水多過口水”,只靠道德勸説加專業論理是不夠的;如果再讓人民覺得當局對不肖抬價商人“無法度”,勢將更進一步傷了人民的心。

  文章摘錄如下:

  “看到媽媽抱小孩、拎著奶粉、尿布,邊抱怨‘政府不是希望人民多生嗎’的新聞,怎能不注意奶粉價格異常?”臺“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日前巨細靡遺地訴説臺當局連日抗漲作為,具體中還帶著感性。

  “通貨膨脹要看長期,適度通膨是正常現象。”“行政院長”陳衝18日展現財經專業解析物價上漲,更詳述如何分析麵粉、沙拉油成本,充分展現“完全掌握”的信心。

  兩“政院”高層話説得懇切、也有相當説服力。但要讓人民有感,除了加強道德勸説及專業論理説服外,人民要看的恐怕仍是當局能否力行“嚴查重罰”。

  分析高層的宣示,雖用了很強烈的“約談”(江宜樺解釋是‘約來座談’、非法律上約談)字眼,以及整頓臺電、中油的決心,但在民怨隨百物漲價而高漲的今天,民眾最想看到的無非是政府能否“汗水多過口水”。真有心抗漲,就辦幾個不肖商人吧!

  這絕非民粹思維作祟,因為根據“行政院”網站,穩定物價小組的分工,泰半都是攸關查察、乃至後續開罰的。

  例如在查察部分,除由“高檢署”加強督導各地檢署“打擊民生犯罪執行小組”,與“內政部”警政署配合主動偵辦,是否有黑道幫派介入;“公平會”也應對能源、鋼鐵、食品及大宗物資、農畜産品等價格,主動立案調查業者是否涉不法囤積、人為操縱、聯合壟斷或哄抬價格。

  “行政院”在短短兩天內,由“副閣揆”、“閣揆”親上火線,在第一時間回應輿論“你睡著了嗎”的質疑,相較陳衝初期的兵慌馬亂,危機處理確已進步許多。但物價上漲畢竟最傷人民荷包,若再讓人民覺得當局對不肖抬價商人“無法度”,勢將更進一步傷了人民的心。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