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物價蠢蠢欲動 臺當局“道德勸導”能撐多久

2011年02月14日 10:04:00  來源:
字號:    

  去年,受國際糧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島內物價蠢蠢欲動。春節前,一些商家勉強自行吸收物價上漲成本,維持價格不變。

  春節過後物價上漲壓力不減,糖油之類基本民生物資傳出大幅漲價預告。臺灣當局緊急啟動管控措施,令臺糖等公營事業暫緩漲價。島內輿論認為,與以上短期管控措施相比,長期的價格監督機制更為重要。

  ●泡麵最高漲到125%

  今年仍有多重因素影響島內物價,包括原材料價格上揚、天氣異常、美元貶值、熱錢炒作等。今年春節過後,基本生活物資特別是糧油食品,不斷傳出漲價預告。

  島內媒體報道,2月中旬食品業龍頭統一企業共有7種泡麵將調高價格,平均整體調漲幅度為10%到15%,最高漲幅為25%。統一還表示,黃豆原料價格上漲已吃不消,未來不排除所産食用油漲價。

  春節過後,受政策指令“砂糖不漲價”的公營企業臺糖也表示,希望適度調漲小包裝砂糖和18公升色拉油價格,希望將小包裝砂糖由現行36元(新台幣,下同)漲至39元。另外18公升裝大桶色拉油現行價格780元,與市場其他品牌價差約有80元,臺糖也希望能適度調漲7%至8%。

  島內媒體報道,民眾聽説各項民生物資多要上漲,開始搶購色拉油、速食麵等物品。

  ●欲借“道德勸導”維穩

  為遏止趁機哄抬物價之風,臺“經濟部”2月9日召開“重要商品及原物料市況監理小組會議”,緊盯黃豆、小麥、麵粉、色拉油等民生物資價格。

  會議原本擬同意小包裝砂糖和色拉油“解凍”,上調價格。但公營的臺糖帶頭漲價,民間業者勢必跟進喊漲。多名國民黨“立委”立即向臺灣當局高層反映,基層經濟壓力很大。與此同時,“什麼都漲,唯獨薪水不漲”等負面輿論相繼而出。

  臺灣當局十分關切,提醒臺糖“公營事業有社會責任”。於是臺糖急踩煞車,緊急宣佈“無限期”延後調漲糖和色拉油價格。此外,原先蠢蠢欲“漲”的水、電價格,11日也確定全面“凍漲”。

  12日,“經濟部”工業局還邀請麵粉、糖果餅乾、罐頭、飲料業者等8大公會進行“道德勸導”,希望業者在進口關稅減半和新台幣升值兩大利多措施下,儘量不要漲價。

  ●“有漲有跌”才公平

  島內媒體評論,目前當局平抑物價的作為多少還是有用的,但是民眾不要寄望太大。因為臺灣民生大宗物資、能源燃料等主要依靠進口,只要進口成本上漲,國內商品就很難不漲價。

  評論説,雖然政府可以透過道德勸導、行政指導等手段,要求廠商不要漲價,廠商即使配合行政指導,也不可能長期虧錢做起“慈善事業”。民眾最好還是自己早做因應,例如量入為出。

  臺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黃鈺生則表示,相較于政府的短期措施,如何建立長期監控機制,確保廠商“有漲也有跌”,對消費者才更有保障。

  他説,廠商聲稱負荷不了原物料調漲,必須漲價,一旦原物料價格下跌,商品價格是否跟著下跌呢?此外,也有業者因新台幣貶值而調漲價格,但是當新台幣升值時,這些業者卻不主動降價,這需要靠政府部門長期監控,對消費者才公平。(本報特約記者  樂天)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