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人才雙重失血的症狀如何治療?

2012年04月16日 07: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生報》14日發表社論:《臺灣人才雙重失血的警訊》,摘錄如下:

  國際競爭力超強,臺灣在亞洲四小龍的龍頭龍尾遊移不定,大家都感受到臺灣需要更多人才,方能完成更多艱巨任務。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很坦率忠告,新加坡如果也阻止外國人才進入,將重演“臺灣故事”,喪失在全球的競爭優勢。尚達曼的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深具啟發性。

  臺灣一向倡導開放主義,卻採半開放政策,對外來人才有諸多顧忌,一方面怕影響島內民眾就業機會,另方面怕當局要支付鉅額人民納稅錢。尚達曼研究發現,外面最好人才進不了臺灣,臺灣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又移往島外,使臺灣呈現“雙空現象”。臺當局“經建會”也不諱言,在保護心態下,法令不讓廠商到島外覓才,我們根本挖不到人才。這樣長期下去,我們將出現“人才荒”。雖然“行政院”早就研訂了具有前瞻性的高等專業人才培育方案,配合臺灣發展及世界脈動,使臺灣成為亞太地區優秀人才聚集中心。其實,臺灣育才計劃已頒訂了無數次,每次都大同小異,成果不彰,否則也輪不到尚達曼發表這些高論了。我們相信,當局是有心做好這項工作,無奈牽涉層面太廣,外界阻力又大,以致始終停留在“泛理論”階段,缺乏突破性進展。 

  有識之士多憂心臺灣本土化短見壓縮了國際觀的視野,“鎖國意識”不但封閉了經濟輸入,也阻擋了人才輸入,這是臺灣發展的很大危機,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把門適度打開,歡迎人才回流,更歡迎島外的人才加入臺灣高科技建設的行列。 

  我們不能否認,許多事情往往顧此失彼,挂一漏百,也許人才問題獲得解決,抗爭聲浪又掀起高潮,有人只顧自己權益,看不到其他相關衝突,儘管“經建會”要求薪資鬆綁,“勞委會”卻堅持“保護”島內工作機會,他們出發點都沒錯,錯在找不到折衷辦法,我們希望“行政院”要以高瞻遠矚的著眼點來調節各方面意見,先放棄本位觀念,尋求合情合理的共識。 

  臺灣需要人才是事實,留才、育才、用才是一貫的作業程式,面對國際日新月異的競爭舞臺,不求進步都不可以,臺灣要有定見,人民要有通識,該整合的就得整合,該犧牲的就得犧牲,要把話説清楚,把建設目標設定好,朝野都不要唱反調,拿出誠意來推動政策,沒有競爭力的臺灣,人民就不會有幸福生活的指標。 

  尚達曼的論點可供我們參考,但未必完全正確,臺、星兩地情況和政治背景畢竟不同,很難有一致的運用人才模式。臺灣若想變得更富強,進用人才和留住人才應該列為最優先考量。“中央研究院”曾發表“人才宣言”,強調人才是臺灣無形的財富,臺灣每年移出太多白領階級人口,儼然成為高階人力的“凈輸出地”,而吸收外籍人士的限制仍然太多,以致內流趕不上外流,使人才出現斷層現象。誠然,我們已看到病徵,卻提不出根治良方,我們期盼,當局能設法防止、改善、充實人才的多層面措施,讓臺灣發展出更磅礡氣勢。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