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觀察: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面臨兩難

2012年02月27日 17:12:00  來源:全國臺灣研究會
字號:    

  香港中評社2月25日發表分析報道指出,民進黨敗選檢討指出“兩岸經貿恐嚇牌”是蔡英文落敗關鍵因素,然而,當民進黨有意往中間挺進時,激進“獨”派質疑聲浪跟著涌現,徘徊于兩岸路線該如何調整的民進黨面臨兩難。 

  文章指出,民進黨的敗選檢討直指三大方向包括,提升執政信賴感、兩岸因素影響的因應以及基層經營與政治板塊的突破。民進黨已認知兩岸政策要務實並走溫和路線,不排斥與中國大陸交往,要以具體行動強化這個立場,用更具體的雙向交流,擺脫反中、“鎖國”的刻板印象。 

  蔡英文對兩岸問題了解,可謂綠營第一把交椅,她在卸任前主張要從互動中了解中國大陸,獲得民進黨內溫和派與青壯派共鳴;但蔡英文畢竟要卸任了,她的喊話能不能獲得新任黨主席贊同,進而落實為民進黨的集體決策,還是未定之天。 

  因此,現在民進黨上下熱烈檢討兩岸政策,暫時停留在説説階段,離實踐之路還有一步之遙,而且,這一步能不能跨得出去,現在誰也説不準。 
  
  每次民進黨想往中間路線跨越,“獨”派社團及基本教義派總是在後面踩煞車,這次也不例外,比較特別的是,這次“獨”派有務實派出現。除了激進主義者之外,“獨”派大老或社團領袖對民進黨與中國大陸往來的態度不像過往旗幟鮮明,而是有條件交往、原則性贊同但附上但是。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獨”派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調整會照單全收,他們還在觀察新任民進黨主席是誰?是不是調整兩岸政策與策略?如何修正?先察言觀行之後再做考量。 

  至於,民進黨的兄弟黨臺聯黨,不僅牢牢堅守所謂“臺灣主體性”立場,臺聯黨主席黃昆輝更明確強調,禁止臺聯黨公職接受中國大陸的邀訪,迥異於民進黨,很明顯的是政治市場的區隔。這一點民進黨應該有心理準備。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