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解開兩岸金融發展的連環套

2012年02月13日 16: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陳衝6日就任時表示,將以兩岸經貿為基礎,發展具兩岸特色的金融業務,並指示臺當局“金管會”統籌規劃。兩岸金融是兩岸經濟深化合作的關鍵,依據兩岸經貿的特質,加速規劃並推動兩岸金融發展,臺當局責無旁貸。  

  臺灣《旺報》11日發表社評説,兩岸金融住來受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閉關政策的影響,起步極晚,2008年馬當局上任迄今,在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及銀行、證券、保險三項諒解備忘錄的基礎上,兩岸金融開放步伐大幅加快,但是,雙方金融主管部門的政策認知及關切重點顯有差距,因此,兩岸金融迄今仍是管制重於開放,和業者期待落差極大。  

  社評説,因為兩岸關係的特殊性,一方面,臺當局“金管會”從ECFA切入,為臺灣金融業者爭取在大陸享有超過其他外資金融機構的優惠條件,如縮短或取消臺資銀行承做人民幣業務等待期、提高參股陸銀比例及落實綠色通道等。  

  另一方面,臺灣卻不願履行GATS承諾,未給予大陸金融業者和外資業者相同待遇,反而附加很多嚴格限制。大陸方麵包括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基於策略考量,將對臺灣金融業的“讓利”,和臺灣開放陸資金融機構赴臺相關條件,兩者綁在一起,為兩岸金融相對開放設下連環套。  

  社評説,在馬英九順利連任後,兩岸金融從大陸單方面對臺“讓利”改為“換利”,顯己勢在必行。陳衝在臺當局“金管會主任委員”任內曾提出兩岸金融開放“實質對等”的原則,未來要如何落實執行,無疑是打開兩岸金融連環套的關鍵。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臺當局“金管會”已核準兩家陸資銀行中國銀行及交通銀行在臺辦事處升格為分行,大陸方面也相對核準在大陸四家銀行升格案,這是互釋善意的開始。  

  但是,臺灣銀行在大陸辦理人民幣及各種業務限制的放寬,與開放大陸銀行在臺業務亦息息相關;大陸銀行參股臺灣銀行問題也是兩岸業者極為關切的問題,皆有待雙方後續協商。  

  社評認為,在臺當局“金管會”已核準大陸中國銀行升格為分行後,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時機也漸趨成熟。臺灣“中央銀行”亦須加緊步伐和大陸人民銀行進行協商,並會同臺當局“金管會”全力做好各項配套措施,以利金融機構能夠及早辦理人民幣相關業務,提升區域金融發展的競爭力。  

  社評最後説,金融事業發展事涉金融安定,兩岸關係又至為特殊,因此,當局步步為營,循序推動,是正確方向,但兩岸金融管理應從建立金融防火牆和決策及資訊充分透明著手,及早規劃兩岸金融發展藍圖及遊戲規則,是臺當局當務之急,也是興利防弊的有效途徑。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