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中國時報》8日發表社論指出:蘇嘉全的豪華農舍爭議後,也許會出現另一名言:“別人都可以鑽法律漏洞,為何我不行”;只是,當競逐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的人,面對外界質疑時,卻淪為硬拗強辯,政治倫理標準可以降到如此之低,對臺灣社會的傷害是難以想像的。
社論説,藍營這次猛轟蘇嘉全的豪華農舍,確實碰觸到農地使用、農民收入等盤根錯節的敏感問題,但是,在法律模糊地帶,卻也是檢驗政治人物操守的良機。
臺灣關於農業發展的相關法規精神是,為方便農民就近從事農業經營,開放農業用地興建農宅,但是為了避免農地被蠶食鯨吞,明定,農舍興建面積僅能是農地的十分之一,另外十分之九必須要做農業使用。簡而言之,在兼顧農民生計與農業生産的原則下,精神就是要“農地農用”。
不過,就如臺灣許多法律一樣,這個規定又開了方便之門,明定直接從事農業生産之自然人就是農民,解釋空間相當大,形同是開放任何人都可以買賣、興建農舍;甚至在行政命令中還認定“休耕”也算是農業使用,如此一來,如果有人刻意曲解,農地也未必要農用了。
面對外界的質疑,一開始蘇嘉全姿態相當高、大搞民粹的説,“難道農舍就該破爛?”本來是操守的檢驗,話鋒一轉就成為都市人在欺負農民。
當農舍問題愈鬧愈大,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帶過時,蘇嘉全竟然將問題丟回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他希望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能將何謂“農民”、“農地農用”的定義厘清,讓各縣市政府和所有農地擁有者,都有共同的標準可循。
這些説詞若是出自一般民眾口中,確實是很好的辯詞,畢竟,法律規範模糊,有相當大解讀空間,民眾可遊走法律邊緣,卻未必違法;但蘇嘉全擔任過屏東縣長、臺當局內政主管部門負責人及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等職,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是農業用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屏東縣政府是申請核準及違規取締權責機關,蘇嘉全不能推託説不懂“農地農用”精神,即使法律有漏洞可鑽,他也應秉持“有所不為”原則,堅持農地農用的精神。
這幾天蘇家緊急將農舍旁的柏油路路面刨掉,農舍也一夜間長出五、六十盆果樹盆裁,要不是之前挂羊頭賣狗肉,讓豪宅混充農舍,這些變動所為何來,更證明蘇嘉全之前説詞是硬拗,如果之前從未從事農作,蘇嘉全和妻子洪恒珠算不算“農民”?答案已經非常清楚,根本不用等臺當局農業主管部門解釋。
社論説,蘇嘉全不但曾經身為高官,更是主管機關,卻知法玩法、硬拗不肯認錯,受傷的不只是個人及民進黨形象,臺灣農業政策調整契機跟著重挫;當年相關規定留下方便之門,導致農地違規使用問題嚴重,現在,有了蘇嘉全的惡劣示範,全臺違規使用農舍人士,更可振振有詞、有樣學樣,反過來批評農地管制措施,是在欺負農民!
蘇嘉全的豪華農舍,不只是奢華浪費爭議,而是以身試法的惡劣榜樣;更何況,蘇家爭議除了豪華農舍,從祖墳、違規夜市、到之前的假冒殘障車牌,可説是連連出包,對任何參選人而言,這都已經不能算是小瑕疵。
現在,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及該黨大老,應該是最頭痛的;蔡英文是騎虎難下,換不換副手都凸顯她的判斷力有問題;蘇嘉全若再硬拗下去、不肯認錯,如果因此真的拖下民進黨選情,則不論他的豪華農舍是不是只花九百萬,對民進黨來説,這個代價實在太大了!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