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媒:美國對“臺灣共識”不買帳?

2011年09月20日 14:0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晚報》17日的社論指出,蔡英文訪美,可謂有得有失。她的行程一路有金溥聰“如影隨形”,她的公開言論引起各種褒貶,她有機會向美方表達了民進黨的立場,但當她告別美國的同時,英國《金融時報》披露了美國資深官員的評價,説“她留給我們明顯的疑惑,就是她是否有意願或有能力,維持這幾年這個區域所享有的兩岸穩定”。 

  社論指出,“臺灣共識”迄今只是一個“標題”,裏頭沒有內容,蔡英文要的其實就是這個標題製造的效應。這個標題有“臺灣”兩字,跟她的第一個競選廣告説“我是臺灣人”,異曲同工。“沒有內容”可能也是蔡英文刻意想要的,旁人可怪它“空洞”,但就是因為“空洞”,所以可以做任何想像的“填空”。 

  蔡英文的“臺灣共識”説,仍在強調異中求同,但藍綠對立之“異”很明顯,“同”卻在雲深不知處。這種模糊的説法連美國人可能也不願買帳。儘管蔡英文用“民主程式”來包裝,説它要經過島內全民凝聚共識的過程,有了這個共識,甚至可以制定成法律固定下來,但莫説多數臺灣民眾對此“共識”之法制化不明所以,就連對亞太域安全具有絕對關注和利害關係的美國國務院,也不會受此華美的辭藻所惑。如果《金融時報》的報導是美國政府刻意釋出的訊號,表示美國已經講出了癥結:“臺灣共識”無法支撐兩岸關係。 

  蔡英文應不致于天真到以為可以自欺欺人。她為了抓緊“臺獨”基本教義派的支援者而繼續否定“九二共識”,但她對ECFA的態度已微妙地修正,在美國演講也強調民進黨對中國大陸人民沒有敵意,目前的臺海僵局是歷史産物。相當程度上,蔡英文不會沒看到,區域大局已在變化中,只不過民進黨面對如此情勢,還無法真正提出有效的、具有現實基礎的政治方案,這才是“十年政綱”的空白處。 

  美國當然會表態對臺灣選舉保持中立,但美國對區域安定表示關切,則是不必明説也眾所週知的事實。《金融時》報報導出美國官員的疑慮,不管蔡英文是否在意美方態度,至少應關心她的“臺灣共識”説能否讓島內選民買帳。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