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美債危機致臺股狂跌 媒體呼籲謹慎應對

2011年08月08日 10: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媒報道,在股市方面,上周“黑色星期五”,臺股才創下2008年11月7日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單日最大跌點與最大跌幅,成為全球最慘的股災區,總計單日臺股市值就蒸發超過一點二兆元新台幣,一週重跌將近八百點;若以臺股開戶八百八十萬人計算,每個股民至少損失二十四萬元新台幣,儘管臺灣證交所決定“現階段仍尊重市場機制”,臺當局財政安全基金也並未強力介入護盤;但可以預見,本週股市難免震蕩!匯市方面亦復如此,雖然台幣對美元匯率短期內不致貶破三十元新台幣關卡,但台幣匯價必將持續探底。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8日發表社評文章説,儘管美國國會不久之前才通過削減聯邦支出二點四兆美元的債限方案,標準普爾信評公司仍于日前調降美國主權債信評等,此舉會不會加重全球股災?引發新的金融風暴?重創全球經濟體系,立即引起全球矚目。臺灣既不可能置身事外,自然要高度戒慎,朝野更須共體時艱,應付可能的衝擊。 

  社評認為,美國國債信用遭到調降,雖然僅降一級,預估不但會造成美國政府每年的借貸成本增加一千億美元;而且使美國出現二次經濟衰退的機率至少百分之三十三;更可怕的是,連日以來歐債危機方興未艾,全球股市已經哀鴻遍野,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債信評等調降,更無異雪上加霜。 

  社評分析説,種種跡象顯示,雖然美國債信評等降低,但美債違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機會也不大,不過可以想見,對全球股、匯、債市短期必有相當衝擊,尤其以出口為導向的臺灣,必然會受到波及,自然不能掉以輕心。 

  在出口方面,由於全球股災仍在肆虐,一旦經濟二次衰退,歐美市場同步萎縮,對臺灣出口勢必造成嚴重衝擊,特別是高科技電子業,如此一來,臺灣經濟成長率能否保五便大有問題。  

  馬英九日前親上火線,強調臺灣經濟基本面相當健全,投資人不必過分恐慌,臺當局一定全力因應,減少衝擊,希望投資人冷靜沉著;臺當局相關單位也都緊急研擬因應對策。 

  社評分析説,美國債信評等調降,看似突發事件,卻非偶然;短期衝擊還好應付,中長期的影響才真正令人頭痛,特別是這次標準普爾對美國採取大動作的理由,幾乎對臺灣也完全適用。 

  按照標準普爾的説法,美國朝野近來處理債務違約,各牟其利,減低美國的穩定、效率和可預期性,致使日後債務違約的風險升高;換言之,政黨惡鬥加上財政惡化,固然是美國主權評等下降的原因,但臺灣不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嗎? 

  社評最後説,儘管臺當局財政部門一再宣稱,臺灣財政狀況相當穩健,但臺灣的公共負債比例明顯偏高;惠譽信評也在今年初因臺當局赤字擴大而將臺灣評等降低,顯見臺灣財政日趨惡化,已經成為國際信評機構共同的看法,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在野黨仍然抱著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持續和執政黨惡鬥,其結果可想而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