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綠營再打“族群牌”: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2011年07月13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又三番四次地標榜自己是“臺灣人”,在各種場合都不斷強調此身份,背後的政治意涵和選舉操作值得深究。香港《大公報》12日刊文指出,蔡英文強調自己是“臺灣人”,是為了與“中國人”作區隔,與我們常説的“香港人”、“北京人”、“上海人”的意涵完全不同。看來,民進黨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又把操弄族群、“統獨”的“舊酒”搬出來,裝到了蔡英文這個“新瓶子”裏。

  全文摘編如下: 

  當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競選班底招攬了不少扁係人馬後,外界就已預感到蔡英文將沿用民進黨老一套的選戰策略了。果然,她最近常以“臺灣人”自居,不禁讓人想起多年前也是以“臺灣人”作為選舉標籤的陳水扁。也許有人認為,蔡英文生在臺灣、長在臺灣,説自己是“臺灣人”何錯之有?誠然,有的人也説自己是“香港人”,或“北京人”,或“上海人”。不過,他們這樣説時,僅僅是出於地域、語言的區分,而蔡英文的“臺灣人”論絕非如此簡單,背後的政治意涵和選舉操作值得深究。

  蔡英文雖然至今還沒找到競選拍檔,但造勢活動卻已進行得如火如荼。她近日推出首個電視廣告,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廣告的結語“我是臺灣人,我是蔡英文”。上週六她到南投縣一座城隍廟上香時又説,認同“臺灣的人”都是“臺灣人”,執政後要讓當臺灣人成為驕傲。隔天,她與蕉農交流時,也不忘説到香蕉是“臺灣人的水果”。

  正當各界對蔡英文三句不離“臺灣人”議論紛紛時,蔡英文解釋,“任何住在臺灣、認同臺灣的人,都是臺灣人”。言下之意,似乎是指人們大驚小怪。但這反而引起更多疑問。現今住在島內的2300萬居民都在為寶島的各項建設作出努力,當然都是臺灣人了。既然大家都是臺灣人,何以蔡英文在競選廣告中還要刻意凸現自己的“身份”呢?顯然,她是要通過對比的手法,影射某些人“不是臺灣人”。而且根據其一貫的“臺獨”言論,她所謂的“臺灣人”,是為了與“中國人”作區隔,與我們常説的“香港人”、“北京人”、“上海人”的意涵完全不同。看來,民進黨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又把操弄族群、“統獨”的“舊酒”搬出來,裝到了蔡英文這個“新瓶子”裏。

  臺灣的族群問題由來已久。在島內,1949年隨國民黨政權敗退遷移到臺灣的人,被稱為“外省人”,而此前已經居住在島內人的人則被稱為“本省人”。後來,以“本省人”為主的“黨外人士”在爭取“民主權利”的同時,卻逐漸把“本土意識”扭曲為“臺獨意識”,在正式組成民進黨後,更明目張膽地奉行“臺獨黨綱”,且每逢選舉,便大肆操弄族群矛盾、“統獨”議題,令民眾嚴重分立,以從中吸取選票,大撈政治利益。

  對於“臺灣人支援臺灣人”、“臺灣人支援本土政權”、“臺灣人要出頭”、“我們臺灣人要有自己的領袖”等口號,相信島內民眾必不會陌生,因為一到選舉,這些口號便如口頭禪似的挂在民進黨候選人嘴邊。當年陳水扁就自封“臺灣之子”,現在蔡英文又三番四次地標榜自己是“臺灣人”,他們背後的“用心”又如何瞞得過選民的眼睛?只是蔡英文當初接任民進黨主席時,其學者出身的清新形象曾一度讓人們寄予厚望,但如今竟蛻變為操弄族群的“典型民進黨政客”,恐怕把中間選民都嚇跑了。

  民進黨自三年前敗選落野後,全然沒有好好反省,兩大致命傷“反貪腐”和“兩岸問題”至今仍是“潰爛狀態”,在如此情況下,只好再搬出既廉價又煽情的口號,糊弄選民。不過,島內選民早已厭倦了沒有政績、只會大搞意識形態的無能政客,三年前國民黨大勝就是明顯的例子。明年“大選”民進黨的把戲也不會得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