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蔡英文物色副手之路:不順坦 很矛盾

2011年06月23日 09: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的副手人選遲遲未落定。香港《大公報》22日刊載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物色副手之路並不順坦:由於蔡英文堅持“臺獨”,不獲黨外能人智士認同;至於黨內人選,又要權衡派系紛爭。看來是“出師不利”啊。

  全文摘編如下:

  國民黨的黃金組合“馬吳配”日前正式成軍,迎戰明年“大選”。反觀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副手卻遲遲未有落。其實,這半年來從各種小道消息傳出的蔡英文副手名單猶如走馬燈般讓人眼花繚亂,但均無疾而終。到底是蔡英文眼角太高,還是民進黨乏人可選?臺灣政壇無不議論紛紛。

  挑選“副總統候選人”是一門學問,其風頭既不能蓋過主角“總統候選人”,但也不能是無名小卒,要具備“三須”條件:一須與“總統候選人”産生互補效應,以吸引不同社會階層的選票;二須有一定知名度和某方面的特長,如具財經背景或從政經驗,可為“總統候選人”加分;三須深諳“老二哲學”,進退有度,才可與“總統候選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從以往民進黨選副手的經歷來看,都不盡理想。當年陳水扁看中呂秀蓮,無非是因為她能博取女性選民的好感,以及無派系的背景可平衡黨內權爭,雖然兩人搭檔連贏兩屆“大選”,但當選後卻因缺乏默契而屢屢傳出不和的消息,呂秀蓮更自嘲是“深宮怨婦”,有損執政團隊的團結形象。2007年民進黨兩大天王謝長廷和蘇貞昌在黨內初選中鬥得你死我活,結怨頗深,最後謝長廷勝出,但黨內為了增加勝算機率,遂“霸王硬上弓”,推出“謝蘇配”。俗話説“強扭的瓜不甜”,謝蘇二人在選戰期間貌合神離,加之扁案陰影揮之不去,終不敵“馬蕭配”。

  蔡英文這次在挑選副手的過程中也相當頭疼,在黨外與黨內之間兜兜轉轉。早在去年底五市選舉結束後,李登輝就建議民進黨若想重返執政舞臺,應跳脫“民民配”的傳統思維。此後,島內不少非民進黨的知名人士都被點名為蔡英文的副手人選,包括學界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財經界的“央行總裁”彭淮南、商界的張忠謀和嚴長壽等。李遠哲挺扁色彩濃厚,若選他為副手,恐令外界産生“阿扁還魂”的疑慮。張忠謀和嚴長壽等企業家更不可能挺蔡,因為兩岸政策讓他們受惠不少,而蔡英文至今仍未推出切實可行的關於兩岸關係的政見。至於“蔡彭配”雖然最“繪聲繪色”,但最後不了了之的原因還是在兩岸問題上。具有多年銀行家經驗的彭淮南深知臺灣政經形勢與兩岸關係密不可分,蔡英文的“臺獨論述”是個碰不得的燙手山芋。在理念不合的情況下,蔡彭二人只能分道揚鑣。

  在黨外難以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時,蔡英文可能還是把目光轉回黨內。謝長廷和蘇貞昌無疑還是民進黨最具實力的政客。但二人有宿怨,任何一方成為蔡英文的副手,另一方都會生不滿情緒,從而必不會賣力輔選。加之蔡蘇又因黨內初選結怨,短期內恐難以“複合”。

  總而言之,蔡英文物色副手之路並不順坦:由於堅持“臺獨”,不獲黨外能人智士認同;至於黨內人選,又要權衡派系紛爭。蔡英文看來是“出師不利”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