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一味唱衰臺灣 罵得再爽也無法贏得人心

2009年05月25日 09:46:00  來源:
字號:    

  正當民進黨譏諷臺當局是“九流政府”、刻意唱衰臺灣之際,多家民調顯示,不但馬英九和劉兆玄的支援度上升,民心指數也有回溫跡象,充分證明在野黨背離臺灣主流民意。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4日發表社評指出,馬英九上臺以來,島內經濟不如預期,雖然主要是受到國際金融海嘯的影響,但沒有“馬上好”反而“漸漸差”,畢竟是不爭的事實。民進黨抓住機會,當然是大加撻伐,把馬當局罵得一無是處,在他們的口中,臺灣的經濟奄奄一息,“主權”流失,與大陸密切的經貿往來猶如飲鴆止渴。

  無庸贅言,臺灣目前的經濟狀況確實不盡理想。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不能説很好。不過,好壞總要經過比較,不僅要跟自己比,也要跟別人比。就前者來講,目前絕大部分經濟指針數據都比去年同期要差,但與其他地區相較,就未必太壞。

  舉例來説,去年5月19日臺股指數為9295點,而今年五一九僅有6655點,最慘的時候還一度“腰斬”,自然不能説是“形勢大好”。然而,近兩個月來,臺股是亞洲地區外資買超第一的地區;金融風暴後,從最低點起算到現在,臺股漲幅達五成八六,在國際主要股市中漲幅居首。又好比臺灣的失業率,從去年5月開始上揚,到今年3月升至5.81%的新高,相較于馬英九先前宣示“失業率降至3%”的目標,自然落差很大;不過,今年4月已經回降至5.76%,顯示失業惡化的程度已經略趨緩和,更重要的是,臺灣目前的失業率固然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但物價也是四小龍中最低。

  社評指出,這些事實在在證明,經濟衰退是全球同樣面臨的問題,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都不能倖免;以出口為經濟成長主力的臺灣受創自然特別嚴重。正因為如此,臺灣的經濟表現誠然不好,但絕對不像民進黨形容的那麼不堪;臺當局的作為固然有若干要檢討,但也絕對不像民進黨所説的那樣無能。

  臺“主計處”日前雖然將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由負2.97%,下降至負4.25%,但如果不是當局陸續推出擴大公共建設、發放消費券、短期促進就業、調降稅負及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等振興經濟政策,今年的經濟成長更將負成長7.22%。換言之,如果不是臺當局積極搶救經濟,臺灣還會更慘。這正是IMD今年針對金融風暴新增“競爭力壓力測試”,分析各國和地區因應金融危機條件及近期內改善未來國際競爭力的應變能力時,臺灣的排名優於美國的原因。近期諸多媒體民調,馬英九和臺當局施政滿意度提高,也是同樣的道理。

  社評最後説,總之,我們不想粉飾太平,也無意為臺當局護航,但卻不能不向民進黨提出諍言。做為反對黨,監督執政黨固然天經地義,但如果既不能針對問題提出具體對策,又無法與貪腐劃清界線,建立清廉形象,只是一味唱衰,那麼就算罵得再爽,終究也無法贏得人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