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草根”交流意義重大

2009年05月16日 21:40:00  來源:
字號:    

  新華網廈門5月16日電 題:兩岸”草根”交流意義重大

  新華社記者 陳斌華 梅永存

  海峽論壇15日起至22日在福建廈門、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舉行。這是一個為加強兩岸普通民眾交流而專門打造的新平臺、大平臺,受到海內外輿論的高度關注。兩岸各界民眾踴躍參與,僅來自臺灣各縣市的普通百姓就達8000余人。我們預祝海峽論壇順利舉行、圓滿成功!

  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突出民間性、廣泛性、社會性,強調平等參與和互動。這種大陸稱之為基層民眾、臺灣稱之為草根階層之間的廣泛交流、平等互動,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必將産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可以補齊目前兩岸交流中的“短板”,深化和豐富兩岸交流的層次。近年來,兩岸在各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日趨頻繁,已確立了海協會與海基會協商機制、國共經貿文化論壇、行業組織交流等對話交流機制,並取得了豐碩成果。相比之下,兩岸基層民眾之間的交流還停留在自發、零散的階段,成為兩岸交流格局中的”短板”。此次舉辦這樣大規模的“海峽論壇”,讓兩岸普通民眾進行廣泛的、平等的、有建設性的交流活動,從而推動兩岸形成“大交流、大融合、大發展”的新局面。

  其次,兩岸交流向鄉村地區拓展,讓廣大的農民參與其中,並真正得到實惠,有助於加深兩岸人民之間的了解和認同。目前,兩岸大型交流活動多在城市、沿海發達地區舉辦,政界、工商界、文化界、科技界等唱主角,而真正到過大陸的臺灣農民只是少數,廣大農民在兩岸交流中成了“沉默的大多數”。此次論壇由兩岸54家單位共同舉辦,其中臺灣方面有28家,包括臺灣省農會、漁會、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等,重點邀訪台灣中南部鄉親們參加,這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廣大農民鄉親通過平等交流和實地考察,有助於消除長時間遺留下來的誤解和歧見,從尋根求源的探索中找到更多的共識和理解,真切了解大陸人民的誠心和用心。

  再次,兩岸草根交流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工程,兩岸關係能否持續和平發展,關鍵在於是否得到兩岸主流民意和廣大民眾的堅定支援。此次論壇臺灣來賓遍及25個縣市、涵蓋20多個界別,有8000多人共襄盛舉。他們來了、看了、聽了、交流了,通過親身體認兩岸和平發展所帶來的寬鬆氣氛,親身感受兩岸“三通”後帶來的便利和合作機遇,我們相信,他們會正確判斷哪些是有利於兩岸人民利益的舉措,哪些是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行為。只有兩岸基層民眾多多交流,都來支援和平發展,兩岸關係這棵參天大樹才能根深葉茂,才能經受得住時間和形勢變化的考驗。

  “合群之草,才有力量。”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不要孤芳自賞,要主動合作;二是人多力量大。兩岸民眾同文同種,既有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和深厚的手足之情,更有日益增長的共同利益與合作需求。兩岸各項交流特別是民間交流的擴大,有利於加強兩岸合作、形成合力,有利於促進兩岸共同發展、共謀其利,有利於夯實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達致更加繁榮光明的前景。因此,我們樂見“海峽論壇”這樣的大型交流活動舉辦,更期待以後有更多草根交流活動的舉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海峽論壇BBS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