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兩岸關係的改善 和平比資金更為重要

2009年05月12日 14:32:00  來源:
字號:    

  大漲、急漲、暴漲、狂漲、飆漲……“陳江會”完成四大協議及一項共識,臺灣股市上漲的氣勢令媒體的標題詞窮,連漲8天,看回不回。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説,這波股市漲勢反應了現實的變化,也反映了社會心理的期待,可用8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和平紅利、三資匯流”。

  所謂反應現實的變化,是指投資人看到了兩岸經貿互動法制化的具體成果;所謂反映社會心理的期待,則是指現實成就未必完足,但投資人的心理想像卻加以放大與美化。社論説,其實,現實成就與社會心理期待之間仍有極大的落差。市場人士將這波漲勢稱作“資金行情”,即是意謂心理因素高過真實的市場條件。今後的問題是:必須將這種“資金”的能量,落實在具體實際的投資生産等經貿成就上。倘若只是停留在炒炒股票的“資金行情”,虛浮的股市表現,轉眼就能化為泡沫。

  眼前確已出現“和平紅利”的氛圍。因而,首先要確立“和平”的內涵,“紅利”始不致落空。所謂“和平”,應是意味著兩岸關係的發展將以民生及民主為準則,而遠離武力及權謀。這將是一種“我為你好、你為我好”的追求,及互惠雙贏的信念。

  曾有臺灣知名人士指出,“兩岸交流,節奏比速度重要”。社論認為,其實,兩岸交流,旋律比節奏及速度都重要。若能維持“和平雙贏”的主旋律,以民生及民主為依歸,則自然會相應出現賞心悅耳的節奏及速度;反之,倘若偏離了“和平雙贏”的主旋律,即必將出現節奏失衡、速度失拍,以致荒腔走板的噪音。也就是説,“和平”的主旋律若走調,“紅利”亦必落空。

  社論指出,“和平紅利”是對兩岸大氛圍的主題定調,在運作層次則是“三資匯流”。對三資匯流,可有一個良性迴圈的憧憬。即陸資已經發動的事實及將要發動的想像,可使臺資恢復及增加活力與動力;臺資及陸資若能落實在投資生産層次,又將吸引外資參與,於是三資匯流的景觀即可出現。其中有兩個關鍵:一、“資金”不能只是“熱錢”,必須引導落實在投資生産,而不可只是炒股炒樓。二、應以外資為測試成就的尺規,外資參與方能顯示臺灣經濟體質的真正改善;當然亦包括臺灣能順利與他國簽訂FTA。

  兩岸總體關係的改善與經貿交流的提升,應是可以期待及祝福的大趨勢。但若有人仍然反對,仍然質疑,或仍然不放心,那是因為對兩岸“和平雙贏”的主旋律沒有信心而深懷疑懼。大陸的政策應當是把持“和平雙贏”的最高原則,讓臺灣能夠有尊嚴地自主發展。只要使臺灣人民相信,此種“和平雙贏”的兩岸關係是值得信任及值得追求的即可。

  社論最後説,兩岸關係的改善,“和平比資金重要”。倘若對“和平”沒有真正的信仰,“資金”反會成為政治風險。反之,若能建立“和平雙贏”的主旋律,而和平必然以民生及民主為依歸,則和平的主調既定,節奏及速度也都有了可資依憑的準據!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