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相關資料

海峽西岸將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

時間:2009-05-15 14:51   來源:新華社
<P>  新華網北京5月14日電 中國政府網14日公佈了《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文,指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應發揮其獨特的對臺優勢,把海峽西岸建設成為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使海峽西岸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P>
<P>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會議要求,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要重點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一項工作就是要發揮獨特的對臺優勢,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 </P>
<P>  14日公佈的《意見》全文指出,要把“海西”建設成為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應按照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原則,以資訊、石化、機械、船舶、冶金等産業為重點,提升臺商投資區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載體作用,密切與臺灣相關行業協會、企業的聯繫,促進兩岸産業深度對接,形成以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等區域為主的産業對接集中區。應發揮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的窗口、示範和輻射作用,促進對臺農業資金、技術、良種、設備等生産要素的引進與合作。 </P>
<P>  此外,還要推動對臺離岸金融業務,拓展臺灣金融資本進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渠道和形式,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推動金融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建立海峽兩岸旅遊合作機制,共推雙向旅遊線路,培育“海峽旅遊”品牌;加強與臺灣現代服務業合作,建設海峽西岸物流中心。實行更加開放的對台貿易政策,擴大對台貿易。健全涉臺法律法規,依法保護臺胞的正當權益,為臺胞投資興業、交往交流提供便利條件和優質服務。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企業到臺灣投資興業,推動建立兩岸産業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促進兩岸經濟共同發展。 </P>
<P>  《意見》指出,要把“海西”建設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應全方位、多層次開展與臺灣地區的交往,推動文化交流、人員互動。加快推進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提升閩臺緣博物館的交流功能。深入開展兩岸文化對口互動活動,深化兩岸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合作。加強祖地文化、民間文化交流,進一步增強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連接兩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紐帶作用。 </P>
<P>  《意見》指出,要把“海西”建設成為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應加快完善兩岸直接“三通”基礎條件,提升對臺開放合作整體功能。規劃建設對臺交通通道,推進對臺直接航運。進一步擴大口岸開放,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和大通關機制建設,實現福建電子口岸互聯互通和資訊共用。健全兩岸人流、物流往來的便捷有效管理機制,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與臺灣地區直接往來。增設直接往來貨運口岸,推動空中直航,把該地區建設成為兩岸交流交往、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和平臺。(完)&nbsp;</P>
分享到:
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