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經濟觀念錯誤 反對開放無異自取其辱

2008年08月05日 16:07:00  來源:
字號:    

  臺聯黨要號召民眾到“經濟部”抗議,主要是針對國民黨的大陸開放政策。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文章指出,這個抗議活動,讓人有點搞不懂。國民黨的開放政策是馬英九在競選時期開出的支票,也是主要訴求之一,現在國民黨當局兌現馬英九的支票,臺聯黨反而要抗議,不知是輸不起呢?還是輸昏了頭呢?

  不管輸不起,還是輸昏頭。臺聯黨反對開放的理由,還是一樣。黃昆輝説:“設一個晶圓廠要一千億元台幣,現在晶圓廠與DRAM製造大約有五家有能力去中國大陸設廠,基於同業競爭與成本比較,都會去,一家若一廠,就五個廠,要五千億元台幣,以臺灣現在脆弱的經濟體質,能禁得起短時間內五千億元流去中國大陸?加上投資上限的放寬,‘經濟部’的統計,每年最少約三千億元台幣,上市公司的凈值,二○○六年為十兆,放寬二成,是二兆,臺灣的資金若這樣快速流向中國,不是空了?”如果你相信他的話,那你就被騙了。

  文章説,只要三個簡單的觀念,就可以讓黃昆輝的經濟學底子全都露出來。第一,現在是全球競爭的時代,提高競爭力,才能在經濟戰場中存活或獲勝。臺灣的十二吋晶圓廠到大陸投資,是基於競爭力的考慮,是為了提升臺灣的經濟實力。如果因為留在臺灣而降低競爭力,難道對臺灣會更好嗎?

  第二,資金是要流動的。如果只想把資金鎖在家裏,那外部的資金絕對不敢進來。就算要一次蓋五座晶圓廠,要五千億資金,也不會一次就支出,而且必然是國際性的資金,不會只有臺灣的資金。黃昆輝怕失血,顯然是多慮了。更何況,臺灣如果是一個資金流動方便的地方,不僅臺商賺了錢願意匯回來,也會有更多的外商到臺灣來投資。民進黨執政八年,外商不斷撤退,這才是臺灣大失血!

    第三,資金要用到最有效率的地方。臺聯黨只想到要把錢留在臺灣,而國民黨當局想的是如何協助企業讓資金流到最有效率的地方。當局的開放只是創造一個環境,如果企業不想到大陸投資,就算當局再怎麼開放也不會去。

  文章直言,臺聯黨用錯誤的經濟觀念去抗議,只怕自取其辱吧!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