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學者憂慮臺灣房價泡沫化 新當局須省思

2008年04月25日 10:36:00  來源:
字號:    

  臺灣房市究竟存不存在泡沫?學者與建商各執一詞,恐難有交集。

  臺灣《經濟日報》刊文指出,學者所持數據主要是以臺北市預售屋房價為採樣基礎,代表性不足,臺北市是首善之區,各項居住條件明顯優於其他地區,市場賦予高房價的預期實屬必然,但也因為購屋需求大多集中在臺北市,在供需原則下,房價下滑的風險並不高。

  “立委”選後臺北市豪宅價格之所以一路飆升,主要是由臺商鮭魚返鄉潮的資金所推升,但豪宅案件畢竟與中産階級有段距離,若將“均價”拆開來看,豪宅案件與中産階級首購或換屋案件的價格本來就存在著極大落差,後者會漲沒錯,但漲幅絕對沒有豪宅來得大,若以豪宅價格以偏蓋全整個臺北市、甚至北臺灣房價,其實失之偏頗。

  從政經面來看,包括整體利率仍低、民眾定存資金仍多(約是GDP的兩倍)、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建商購地成本攀高、新台幣長期看升、兩岸關係將往開放的方向走等,其實提供了房價實質支撐力道。

  文章認為,過去因為政治問題,臺灣房價長期被壓抑,現在只是“回到正常水準”。至於民眾所得成長速度趕不上房價漲幅的爭論,只能説如果外界都拿年輕人買不買得起臺北市房屋當標準,能反映真實?

  可以確定的是,經過學者這麼一講,也讓新當局提早上火線想辦法解決問題,新當局或許無法干預自由經濟的運作,但利用公共建設的推動,讓原本就具居住條件的週邊地區享受到更便利的設施,逐步將人口往郊區地方疏散,對大臺北地區人口均衡發展將是一大幫助。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