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耗光執政“家産” 陳水扁終被選民集體唾棄

2008年03月24日 10:32:00  來源:
字號:    

  兩個多月前在“立委”選舉慘敗的民進黨,又灰頭土臉交出政權;聲聲懇求選民制衡國民黨的綠營,還是挽不回選民的心。綠營政治實力大幅萎縮,直逼戒嚴時代,這廿年來風起雲湧的“本土運動”成果,一夕間化為烏有。

  四年前扁呂站在浪頭高峰上,一舉突破過半票數,為何這股力量四年後迅速退潮?選民已經讓民進黨成為在“國會”無足輕重的小黨,為何“總統”大選仍狠下心再度痛懲民進黨?

  臺灣《聯合報》指出,“長昌配”狂輸兩百多萬票,這早已超越選戰技術層次等問題。個性溫和的臺灣人讓政治天平一面倒向國民黨傾斜,恐怕只有一個結構性因素可以解釋——民眾要懲罰陳水扁。這次大選的主軸早已清晰浮現,就是對扁執政八年的總清算;扁恐成民進黨慘敗的最大罪人。 

  事實上,民進黨非常清楚扁路線問題。“教育部”主秘莊國榮爆粗口,立刻被趕下臺;“行政院”數月前更悄悄調整了百分之四十的企業對大陸投資上限,顯示堅持“鎖國”路線的扁早已棄守。既然已經知道這些作為沒有選票,為何扁不能拿出誠意宣佈過去路線錯誤?一再展現執政傲慢的陳水扁,終究被選民集體唾棄。 

  臺灣《中時電子報》文章指出,陳水扁兩任“總統”政績,在謝長廷這場選戰中,選民已經給了明確答案,要讓民進黨在野,好好省思、懺悔,也證明“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 謝長廷輸掉這場“總統”選舉,民進黨結束了八年執政。回首來時路,可以説,民進黨把民主前輩累積的所有珍貴家産,通通耗盡賠光,在謝長廷強調要兌現政治承諾(退出政壇、辭去主席職務)後,未來的民進黨主席選舉,預料將有一場腥風血雨的路線鬥爭,而陳水扁可能成為被聲討的重要對象。

  文章引用一句政治名言説,“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用在民進黨再恰當不過了,民進黨靠著中下階層民眾的強力支援,才得以在創黨十多年間,取得執政權,但執政後,內部的腐化,讓民眾失望與瞠目結舌,這點放在以本土、勤政、愛鄉土的民進黨身上,顯得格外諷刺,民眾更無法忍受。 

  過去支援民進黨的群眾,無法十足獲得當局的照顧,而高官頻向企業靠攏,社會的公平正義,又無法獲得實踐,這是民進黨無法獲得民心,繼續執政的最主要原因。(張弛)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