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低調穩重獲中間選民認同 臺媒析馬蕭勝選原因

2008年03月23日 09:29:00  來源:
字號:    

  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與蕭萬長以壓倒性的優勢贏得選舉。

 

  據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社論文章分析,出現這樣結果的原因主要是,在陳水扁的領導下,民進黨歪風日益助長。一向選舉中以負面文宣見長,這次“大選”也無一例外,包括抹黑,不實造謠及強行扣帽抹紅。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民進黨這些刻意的扭曲與污衊對選情多少造成了衝擊,特別是誤導了中南部許多仰賴廟口耳語獲取資訊的純樸老百姓。馬陣營原本領先的差距縮小,也一度讓社會大眾擔心不已。而馬蕭團隊沉著以對,打低調穩重的選戰風。無畏流言,反覆澄清,最終爭取到中間選民的認同,最終仍以二百二十余萬票勝出。

 

  社論分析這次馬蕭陣營勝選的原因至少有四:

 

  第一,過去八年民進黨的執政乏善可陳卻弊案連連。在綠色執政之下,臺灣的經濟發展停滯,貧富差距擴大,物價上漲,自殺率升高,社會治安惡化,人民痛苦指數急遽攀升,老百姓對於生活現況日益不滿。然而,民進黨高層的弊案卻層出不窮,涉案者包括“第一家庭成員”,及謝長廷本人。因此民心思變,期待二次政黨輪替。民進黨自詡的基本價值──清廉、勤政、愛臺灣,因多不勝數的弊案所累消耗殆盡;八年前的“快樂希望”口號,八年後換成民眾的痛苦失望。

 

  第二,馬英九的人格特質長期為民眾所肯定。馬英九擁有法學專業,也具有中華文化溫、良、恭、儉、讓的特質,一向被稱為“政治不沾鍋”,才德兼備,不擅競選語匯及花招,面對不實的攻訐污衊時,總是以德報怨,不出惡言。符合臺灣大多數民眾的期待。民進黨的奧步讓臺灣人民早已看透,此時馬英九的沉著穩重好品格更受到臺灣人民的認同。

 

  第三,負面文宣效應遞減。這次選戰可説是全面散佈負面文宣的顯例,謝蘇陣營在選戰逐步加溫之後,即透過特定媒體與地下電臺,以鋪天蓋地的方式攻擊對手。最後在真相逐漸明朗後,仍然強詞奪理,斷章取義,這就不免照成了選民的不滿和票數流失。

 

  最後,綠營的口不擇言與臺灣純樸民風大相徑庭。當局更有許多政治官員説話的狠勁不堪入耳,為善良的老百姓所不容。

 

  社論最後總結,有鋻於此,民進黨雖擁執政優勢,在選戰議題主導上佔盡上風,不過因為不符選民期待而敗選,事實上早已有跡可循,和“立委”選舉如出一轍。相反地,馬英九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主張,許諾人民幸福願景。新的臺灣領導人堅持不謾罵,不攻擊對手,為潔凈選風樹立新的典範,這才是這次選舉留給臺灣人民最寶貴的經驗。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