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面對政壇“三邪” 島內疾呼“決戰在品格”

2008年02月25日 11:1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在中國所有的民間節日中,需要以“鬧”度之的好像只有元宵節。至於為何非要用到這個“鬧”字,民間有很多傳説,其中最靠譜、最容易讓人接受的,應該是“驅惡避邪”。那麼,臺灣靠什麼“驅惡避邪”?

  “邪惡”之一:“公投綁大選”

  上周恰逢元宵佳節。按照民間的説法,元宵節一定要“鬧”,島內民眾以令人驚訝的熱情和創造力,將“鬧元宵”的活動演繹成一場中國民俗文化的嘉年華——處處蜂炮震天、天燈高懸、人頭攢動,熱鬧程度讓人眼羨心動。

  這一切可不單單是為了一夜的浪漫與興奮。看看人們在天燈上寫下的那些願望,哪一條不帶有“驅惡避邪”的用意?或許應該這麼説:島內今年的“鬧元宵”之所以格外熱鬧,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一種情緒宣泄的需要,因為在過去的一年裏,他們看到了太多的“邪”與“惡”,這些東西至今仍在肆虐。

  “入聯、返聯公投”有多荒唐,“公投綁大選”有多邪性,人人都心知肚明,就連綠營自己搞的民調都顯示,多數選民對此已是深惡痛絕。可扁當局還是死拽“惡術”不撒手。一會兒喊著要不分藍綠,將兩項“公投”同時推進;一會兒又放出風來要以“防禦性公投”來替代“入聯、返聯公投”。這邊是綠營正在籌劃行程600公里、鬧遍全島的“入聯苦行”鬧劇;那邊是“中選會”放著正經的選務不幹,反倒盡起了“主動”提醒“公投”第三案最後機會的“義務”。完全就是一副不管有沒有“正當性”這只“碗”、不管“公投”的“飯”能不能煮熟,也得用手抓進嘴裏的潑皮相。

  分析人士都在問:多數臺灣人“用腦”來思考“入聯公投”,難道陳水扁還在“用腳”?這話跟扁説不著。“入聯公投”和“公投綁大選”是由他一手炮製,此時收手,270萬聯署“入聯公投”的選民會放得過他嗎?他想坐穩“綠營共主”位子、選後繼續挾持民進黨的如意算盤還打得下去嗎?所以,即便他知道“入聯公投”已經進入了一個死衚同,更知道“公投綁大選”也未必就能對“綠色政權”的延續有多大幫助,也得對著這匹“死馬”拼命用藥。正如他自己所言,寧可輸掉“大選”,也要通過“入聯公投”。

  “邪惡”之二:空頭支票換選票

  用這些話來拷問民進黨也許還有些意義,問題是,他們中又有多少人願意聽呢?

  類似的“邪性”還表現在扁當局的兩岸政策上。每次選舉都喊“開放”、“鬆綁”,選舉一結束,立刻“變臉”,棍子照打、帽子照扣,這套空頭支票騙選票的把戲已經耍了8年,人們連罵的興趣都沒了,可他們居然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依然鬧得很起勁。

  上周,陳水扁親自召見大陸臺商協會會長,“深度座談兩岸議題”,又開始向臺商們“微笑頷首”,釋放“是該開放呀,只要當局能做的,不必談判的,都會開放”的“重大利好”,並表示要對“違規”登陸的臺商實施“特赦”。“府”、“院”、黨齊齊跟進,又接連釋放出包括擴大“小三通”適用對象、開放銀行到大陸設分行、鬆綁大陸居民赴臺投資不動産、放寬在臺融資條件等在內的一籮筐“政策大餅”,就跟變戲法兒似的,叫人有些目不暇接。

  其實,根本用不著跟扁當局理論“8年都沒做的事情,30天內還能怎樣?”、“臺商何罪之有,要扁來赦免?”這樣的問題,僅僅看一下“陸委會”向人們描繪出的所謂“中三通”的模樣,聽聽謝長廷發佈的“以臺灣為主體”、反對進行“大三通”的“金門宣言”,就完全可以斷定,一切還是逗你玩兒!

  “邪惡”之三:“泥巴戰”、“鐽震”案

  除了扁當局的“邪性”,民眾想要驅避的還有島內政壇繚繞不散的“惡俗之氣”——

  不堪入目的選舉“泥巴戰”、“扒糞戰”雖然“爆炸性”有所減弱,但無聊的程度卻是越發駭人,連馬英九的大姐40多年前替人代考大學聯考、女兒沒抽籤上中學這些在平常人看來很無聊的事情,也都成了開記者會曝光、上報紙搏版面的“超級猛料”。整整一週的時間,選民們竟然還是沒能從某位候選人那裏聽到一點能夠稱得上是“執政方略”的東西。

  不甘寂寞的“中選會”趁著這種熱鬧勁兒,又給人們添了一景:要求當事人提供綠卡號碼,交代“八大問題”。聽那意思,雖然“總統”參選人的資格認定已經完成,“大選”的順序號碼已經排定,但候選人到底是不是“臺灣人”,他們還沒弄明白。有這樣一個不斷鬧場的“中選會”,這場選舉中的鬧劇還少得了嗎?

  不能不提的還有那場愈演愈烈的“鐽震”風暴。本來就是一個見不得光的“體制外私生子”,現在又成了眾矢之的,連臺軍內部都覺得要讓一個沒有“出生法源”的公司做對外軍購的“獨門生意”非常荒唐,反彈聲浪不斷,“國防部長”李天羽也因此閃電請辭。奇怪的是,身為“行政院副院長”的邱義仁,這個時候還要“強出頭”,“願意忍辱負重”繼續推進,不會因在野黨“立委”的批評而停頓下來。是什麼讓他如此“執著”?

  新“國會”裏同樣不消停。先有新科“立委”未上任先入獄,接著又有“立委”找自己的家人做助理,再現“一人入宮全家吃空餉”的一幕。選民們的心情怎樣,可想而知。

  面對如此多的“邪”與“惡”,島內的人們在祈求天神開眼、施展“驅惡避邪”之法的同時,也在尋求以民意喚醒政客之道。就在上周,一場引人關注的“2008,決戰在品格”活動在島內高調登場,發起者希望能用這樣的方式從根本上去除政壇上瀰漫著的“邪惡、醜陋的氣息”。這有用嗎?(謝克)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