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大選”將至臺猛刮歪選風 負面選舉當道

2008年02月21日 08:30:00  來源:
字號:    

  臺灣的選舉文化反映其文化水準,也投射政治人物的風格高度。島內選舉行之有年,候選人也都信誓旦旦要打高格調的選舉,但高格調的選舉一直沒有出現,負面手法卻逐年精進。起初,負面攻擊的對象還僅限于候選人本身,接著,候選人的另一半、第二代乃至九族都被牽扯進來。  

 

  據臺灣《聯合報》聯合筆記文章説,臺灣有句老話,“愛之深,責之切”。最近馬、謝兩陣營為了“綠卡”與“抓耙子”相互指責,但責之切,未必愛之深,距離“總統大選”僅三十天,在此時猛刮負面選風,已使選舉完全失焦。

  令人遺憾的是,當輿論批評負面選風,藍綠候選人卻將責任推給對方或媒體,責怪媒體對牛肉政策不感興趣,只對八卦感興趣。這樣的批評不僅似是而非,也凸顯候選人的短視近利。

  形塑“説好話,端牛肉”的選舉文化,固然是選民與候選人需共同承擔,但候選人肩負帶頭角色,卻是選民無法取代的。候選人應有端正選風的承擔與魄力。

  負面選舉當道,歸根究柢,是候選人耐不住媒體不眷顧的孤寂,面對八卦及負面題材,更抗拒不了見 獵心喜的慾望。因此,即使主角不打,其幕僚卻廝殺火熱。這廂扯馬英九的大姐,那廂爆謝長廷夫人的兄弟。

  負面選舉文化固可逞一時之快,但它對島內撕傷最深的是領導人的品格掃地,埋下人民對領導人不信任火苗。試問,不論是馬或謝誰贏得選舉,經歷這波幾近“誅九族”的潑糞戰術,最後誰都無法滌清“綠卡馬”或“抓耙謝”的污漬。

  文章最後總結,候選人在競選過程中要贏得掌聲,自然要付出代價,説好話不應只局限在過年期間。高格調的選戰不只是候選人的事,幕僚與陣營也應一起加油。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