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聯晚:謝式選戰技巧 選民還能堅持多久?

2008年02月19日 14:51:00  來源:
字號:    

  謝陣營下工夫蒐集對手黑材料的能耐,有時候還真的令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畢竟誰能想到:連馬英九大姐馬以南四十多年前當考試槍手的往事,謝陣營都會想到給挖出來,可見得謝的幕僚對馬英九的研究有多深入!

  據臺灣《聯合晚報》社論分析,問題是這個議題的生命大概也不超過二十四小時,馬陣營直接坦誠以對,謝長廷再以寬大為懷狀的嘴臉説句可以原諒,這個辛辛苦苦從舊報紙堆中找出的材料,就消費完了!你幾乎可以預期,接下來這三十天,就是從前從前馬XX幹過什麼事,然後謝營子弟兵開記者會一字排開痛批,晚上親綠媒體與名嘴再配合炒作,第二天搏報紙版面,再看馬陣營怎麼響應,就這樣不斷迴圈下去……
 
  走到這裡,謝氏的選戰風格,也算完整呈現了。雖説昔日謝長廷曾以變造的錄音帶擊敗過吳敦義,也曾以水電費單追打過郝龍斌,但都沒有這次仰攻馬英九表現的這般淋漓盡致。從馬英九的綠卡、周美青的股票、到馬以南的賣藥、當槍手等,都是著眼於人格形象的摧毀,而且是不斷反覆,企圖以點滴工程的方式,一步步積小勝為大勝。至於他的大論述,如臺灣維新、幸福經濟等,反倒成了可有可無的點綴。

  這種戰法若是與陳水扁打選戰的模式相比更是明顯。扁營子弟兵很少在對手或其家人的人格上做過度著墨,就算有也是由週邊組織擔綱,他們的核心戰略一定是採大軍團模式,主打大論述。如“新中間路線”、“制憲”、“正名”、“去蔣”、“討黨産”等,這類議題通常不會用過即丟,反而經常能貫穿整個選戰,在藍綠之間做有效的識別與切割。而挺耐人尋味的是,陳水扁在這次選戰中零星的幾次出手,如“公投入聯苦行”、“兩岸經貿鬆綁”等,都是正宗扁氏風格的打法。只不過謝不太搭理而已。
 
  社論最後説,謝透過這種戰法先後在高雄贏了吳敦義與黃俊英,在臺北則輸了郝龍斌,但一般評價卻是輸得漂亮,隨後黨內競爭時他又用同樣的手法贏了蘇貞昌,用他自己的説法這都是逆中求勝,但選民最終會怎麼想,且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