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人道關懷的偏離 臺灣新生代的教育不容忽視

2008年01月30日 12:34:00  來源:
字號:    

  時下年輕人欠缺人道關懷與悲憫之心,這何嘗不是臺灣的病態之一?看來現在的臺灣不僅要關注的是經濟的問題。臺灣新生代的培養和教育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臺灣《中華日報》今日表社論説,一位教授以人類面臨的重要問題為主題演講,聽講的是明星高中的精英學生,當他談到貧窮問題時,引述印度有人在垃圾堆找食物,甚至還有人向廟裏的猴子要東西吃,現場竟然傳出一陣笑聲。

  地球上天災人禍頻傳,很多人流離失所,或在生死邊緣掙扎。但島內媒體總是聚焦于政客的口水,整天炒作政治新聞,罕有對國際現勢的報導,以致島內人民對臺灣之外的世界,充滿無知;高中生對印度窮人的慘狀,發出無厘頭的傻笑,也就不難理解。

  有人説現在的年輕人,就像捏不得的草莓,可能長期受電視搞笑節目影響,該嚴肅的場合,往往還嘻嘻哈哈,一副事不關己模樣;對偶像藝人的八卦,則比貧窮問題更關心千百倍。凸顯社會價值觀,已經出現極度偏差。

  臺灣的貧窮問題也很嚴重,每個富孩子家中,平均有兩台電腦,卻有逾半的窮孩子,家裏沒有一張書桌;富豪家庭窮奢極侈,吃的是鮑魚燕窩,窮人卻三餐不濟,必須撿拾剩菜剩飯過活。誠可謂一個臺灣,分隔成貧富兩個世界。

  佛教講:素懷悲憫之心,常存救度之態。就是要人們以同理心互相疼惜;如今的臺灣,卻只會製造仇恨對立,媒體聚焦於此,與人道關懷的路,似乎越走越遠。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