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扁寄望“入聯公投”拉抬選情 既荒謬又可憐

2008年01月24日 09:05:00  來源:
字號:    

  引起中外高度關注的三月廿二日“入聯公投”綁“總統”大選出現變數。臺聯黨主席黃昆輝日前向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建議,“入聯、返聯公投”都應與“總統”大選脫鉤,交由“立法院”協商,再提出一個共識版。 

  對此,謝長廷回應稱,如果要舉辦“入聯公投”就一定要通過,否則對臺灣傷害太大。他贊成“入聯或返聯公投”應該交由各政黨協商,因為“入聯公投”是臺灣的共同利益,應該超越黨派。二十一日他將自己的見解與“總統”陳水扁交換看法。 

  “獨”派大老辜寬敏日前在一場座談會中也表態,政權絕對不能妥協,但政策可以妥協。為了謝長廷能當上“總統”,保住政權,什麼政策都可以妥協。 

  另外,綠營選前規劃,在全臺村裏社區成立一萬個“入聯公投促進會”,基層組織的計劃近日已緊急叫停。 

  《澳門日報》社論認為,此前,儘管大陸多次警告“入聯公投”是法理“臺獨”,只會將臺灣推向危險境地,美國也一再強調“入聯公投”是挑釁、錯誤政策,陳水扁當局始終擺出一副絲毫不會讓步的態度,繼續推動臺灣“入聯公投”。但面對黨內越來越強烈的不同聲音,陳水扁能否頂得住壓力,繼續推行“入聯公投”綁“總統”大選,仍須拭目以待。 

  其實,民進黨內部對“入聯公投”的不和諧聲音早已有之。在“立委”選舉前,扁謝對“公投綁大選”就有不同的想法。謝長廷一直認為,“入聯公投”一旦推出就一定要通過,如果有可能通不過,不如不辦。民進黨在“立委”選舉中遭遇滑鐵盧後,陳水扁辭去黨主席,並允諾“總統”大選由謝長廷完全主導。謝接任黨主席之後,其“入聯公投”的“非主流”觀點得到更多的認同。 

  另外,“立委”選戰失利與兩項“公投”案(討國民黨黨産和反貪腐“公投”)遭否決,使民進黨希望通過“入聯公投”抬拉其“總統”選情的“如意算盤”極可能落空,也使“入聯公投”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據分析,今次“入聯公投”通過的可能性較低。今年的“立委”選舉中,政黨的投票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三,民進黨所推動的“討黨産公投”領票率僅百分之廿六點三,也就是説,有百分之四十五點二領了政黨票的選民同時領了“公投”票。 

  二○○四年“總統”大選的投票率百分之八十點三、兩項“公投”(強化“國防”和對等談判“公投”)的領票率分別為百分之四十五點二與百分之四十五點一,也就是有百分之五十六點三和百分之五十六點二的“總統”選民同時領了“公投票”。 

  社論指出,兩次“公投”對照,顯示選民同時領“公投票”的比率趨降。如果三月廿二日“總統”大選仍維持在現行的百分之四十五點二的水準,“總統”投票率即使百分百,“公投”領票率也無法越過百分之五十的第一道門檻。 

  目前,民進黨想要撤回“入聯公投”也有難處。臺灣“中選會”表示,“公投法”規定提案領銜人向“中選會”領取連署人名冊格式之後,就啟動第二階段連署提案,除非最後合格連署人數不足,否則沒有撤案機制。目前,藍綠陣營的“返聯與入聯公投”第二階段連署名冊分別逾一百五十五萬和二百七十二萬人連署,已跨過第二階段連署門檻。 

  “入聯公投”已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讓民進黨騎虎難下。正如前“行政院長”唐飛所言,民進黨做的很多事情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決定。加入聯合國的前提一定要是個“國家”,按此邏輯,推動臺灣“入聯”前必須先進行“獨立公投”才對。但陳水扁當局不敢搞“獨立公投”,卻打擦邊球,搞“入聯公投”,爭取選民支援,既荒謬,又可憐!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