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民進黨濫用民粹終被反噬 國民黨應引以為戒

2008年01月16日 15:42:00  來源:
字號:    

  民進黨“立委”選舉大敗,選後檢討,一些深綠學者與名嘴陸續將敗選的責任導向“選制不公”,認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包括了“贏者全拿”、“選區劃分”、“選票不等值”與“席次過低”等特性,對國民黨有利,才導致此結果。綠營已傳出要求泛藍陣營,肩負起“修憲”的責任。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回想當年推動“立委”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修憲”過程,其實是泛綠陣營一手主導。陳水扁為了將執政不力的責任推給“立法院”,將“立院”妖魔化,與臺聯黨和民進黨“神主牌”林義雄合作,強力推動“立委”減半,“立法院”改革”,作為二○○四“立委”選舉的主要訴求。在二○○五年,更選出任務型“國代”,由民、國兩黨聯手完成“修憲”,將政黨門檻設為百分之五的高標,徹底扼殺小黨生存空間。

  在推動“修憲”的過程中,民進黨內不乏“先知”,預見到今天會面臨此局面,卻被黨內強力打壓成“反改革”。濫用民粹,也因此成了民進黨崩盤的第一個骨牌。不僅如此,在新制通過後,民進黨無視單一選區要走中道的型態,由黨中央推動“排藍民調”,大肆排除異己,將原本有機會勝出的“形象牌候選人”殲滅大半。這是“民意的誤用”,導致席次全面大崩盤。此外,選舉過程中粗暴的言論與“去蔣”操作,則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套用遊錫堃的名言:“民主政治就是自作自受”,民進黨在得票率守住基本盤,席次率卻大幅衰減,觀諸其推動單一選區制度一路的作法,可以説是咎由自取,濫用民粹者,終被民意反噬。

  文章最後指出,民進黨在檢討敗選過程,若無法反思敗選的真正原因,在於“民粹的濫用”,而仍受控于深綠,完全歸罪于“選制不公”,恐真將如黨內大老所言“廿年內無翻身空間”。相對來看,若泛藍陣營無法善用“立法院”多數來為民謀福利,而濫用多數暴力,相信也一樣會遭民意的洪流所淹沒。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