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當局背離民間價值標準 臺菁英覺醒棄綠挺藍

2007年12月12日 10:16:00  來源:
字號:    

  若謂謝志偉與莊國榮(臺“教育部”主任秘書)是民進黨政治品牌的“指標性人物”;則四百位公開挺馬的醫界領袖,應是民間政治氣候轉換的“指標性人物”。

  正當杜正勝及莊國榮為拆卸“大中至正”洋洋得意之日,四百位醫界領袖公開挺馬,並譴責民進黨“令人失望,罄竹難書”。

  臺灣《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刊文説,這些醫界領袖中,不少人原以挺綠為榮;後來有人卻因醫界有挺綠標簽,至不敢承認自己是醫師,終於在週日集體露面公開挺馬;這個“公開挺綠→噤聲→公開挺藍”的歷程,在這些醫界菁英的個人生命史上必已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痕跡,所幸這次政治醒覺給醫界的知識良心帶來了集體的救贖。

  同理,曹興誠也是商界的“指標性人物”,他將臺灣商人原本的那種只配做“金主”及“政治轎夫”的刻板印象,在一夕間就轉變成可向社會公眾發表“國是”心得的意見領袖,及可與執政者平起平坐的輿論重鎮。政客向來只會剝削商人,且蔑視商人;但曹興誠所創造的角色,卻為企業家爭取到公開表達政治意見的權利與尊嚴。

  不可忽視各行各業出現的“指標性人物”。醫界四百菁英挺藍,不但是社會良知的覺醒,也是醫界的自我救贖;曹興誠為臺灣是建言,跳出了商人只能做金主及轎夫的宿命。

  文章最後表示,當執政團隊的“指標性人物”變成謝志偉及莊國榮,則曹興誠及醫界四百位領袖會成為民間的“指標性人物”,誠屬其來有自。至此,當權者的榮恥指標,已與民間的價值標準完全背離。當民進黨贈匾莊國榮“榮耀臺灣”,民間實在已經不得不另外自行尋求“臺灣的榮耀”了!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