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國際視點

美國“航行自由”實為“橫行自由”

2016年04月28日 16:17: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近期,美“約翰斯滕尼斯”號航母戰鬥群的新任指揮官希契科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艦艇與中國軍隊之間的互動“非常專業”。這一説法被西方媒體解讀為對中國海軍的“稱讚”。

  希契科克口中的“專業”,主要指中國海軍執行了《海上意外相遇規則》。

  首先,該規則的達成,有著中國的貢獻。《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由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首先提出,在2000年西太海軍論壇會議上正式公佈。此後,不少論壇成員國提出修改意見,並進行多次討論修改。2012年,中國決定承辦論壇年會以來,又牽頭在廣泛徵求成員國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2014年,在南京召開的論壇工作小組會上,各國就規則達成一致。

  其次,中國重視《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的積極意義。該規則是指當海軍艦艇或海軍航空器在不期而遇時,應採取哪些安全措施和手段、減少相互干擾和不確定性、方便進行通信。規則對海軍艦機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以及海上意外相遇時的海上安全程式、通信程式作了説明,對信號簡語、基本機動指南等也做了規定。由此,規則可降低有關國家海軍在海上意外相遇時發生不測事件的可能性,即使發生不測事件也可避免衝突升級。《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有助於中美避免誤判,維護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衝突不對抗”的內涵。

  再者,中國對《海上意外相遇規則》認真踐行。去年11月,中美海軍首次在大西洋舉行聯合演練。此次演練即基於《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深化兩軍互信合作。

  鋻於上述,中國海軍理應受到稱讚。但是美將領卻不該在稱讚中“塞私貨”,更不該用《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為自己的為所欲為辯護。

  希契科克在採訪中聲稱,美自去年開始派遣軍艦在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島礁附近航行,以示“航行自由”。儘管這位指揮官重申美在南海主權事務上不選邊站隊的固有立場,但又表示美的行動是要挑戰“過度的領土聲索”,將矛頭指向中國。不僅如此,美國防部還發佈年度報告稱,美軍方去年針對中國、印度、印尼等13個國家和地區採取了“航行自由計劃”行動,並稱對中國採取有關行動旨在挑戰中方對海上專屬經濟區上空的管轄權,以及中國試圖在防空識別區限制飛行的做法。

  美方言行明顯有違“航行自由”的本意,也違反了《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的精神。《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是在尊重國際公認規則的基礎上制定的,目的是促進了本地區各國海軍信任措施的建立,減少和平時期各國海空軍事行為的誤解誤判,避免海空意外事故,維護地區安全穩定。而美國派遣最先進的軍用艦機,到南海炫耀武力,推動南海軍事化,公然違背了《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的要義。美國版本的“航行自由”實質上是“橫行自由”,不應受到規則保護。

  中國正致力於和東盟國家通過合作共同維護好南海的和平穩定,美國應發揮建設性作用,與中國相向而行。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