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敢對好萊塢“説不”該怎麼看?

2017年03月15日 13:47: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媒體3月12日報道,不再滿足於在明星雲集的大片中跑龍套,中國影視人才如今正拒絕好萊塢的邀約,在國內尋求獲得更豐厚片酬、更高知名度、扮演更豐滿的角色。消息舉例稱,姜文受邀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出演角色,但他認為戲份少,不感興趣。最後,還是他癡迷《星球大戰》的兒子勸他參演。(3月14日《環球時報》)。

  風水輪流轉,市場就是“爺”。曾幾何時,在好萊塢取得“突破”與“成功”,便意味著更高片酬和在世界舞臺獲得認可,也才能被視為超級明星或導演。為此,成龍、李連杰、吳宇森等,都曾有過前往好萊塢發展打拼的“鍍金”經歷。轉眼之間,好萊塢“降尊紆貴”伸出的橄欖枝,卻未必能讓中國演員一拍即合,這自然是“厲害了,我的國”的又一佐證。

  中國知名演員敢對好萊塢的龍套邀約“説不”,好萊塢的超級明星卻樂意來當咱中國影星的綠葉。今年賀歲檔,由張藝謀執導的好萊塢式中國大片《長城》,連馬特達蒙等一眾國際明星,也眾星捧月般地讓中國女星景甜,出盡了女一號的風頭。有人稱,《長城》有好萊塢的投資合作,從本質上説也應算是“好萊塢大片”。而我以為,如果沒有張藝謀導演的顯赫名聲,如果不是極其看好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收益前景,好萊塢方面肯定會優先考慮製作一部“美國式”的《長城》大片了。

  中國演員敢對好萊塢“説不”該怎麼看?演員當然希望有戲演,特別是期待接演那些能迅速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戲來演。不必諱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萊塢發展到今天,其對世界各國的演員,自然有著不小的吸引力。但正所謂時移世易,以前諸多好萊塢大片常會邀請中國一線明星出演小角色,借此想在日益紅火的中國市場多分一杯羹,這種“小算盤”如今早已不靈了。而且,一些“有幸”接演過這類角色的中國明星,往往還會遭到網民嘲笑而得不償失,於是就更加在乎要麼不接,接了就得真正做到有戲份、體現有突破。

  當然,除了一些中國老牌明星的珍惜羽毛,更注重於對藝術的追求,時下當紅的“小鮮肉”等新一輩明星,則對好萊塢“説不”有另外的考慮。中國娛樂市場增長已使演出機會暴增,名演員供不應求,當紅影星片酬甚至高達億元;且在國內,演員還能同時接拍電影、廣告和電視劇大把賺錢。相比之下,“接拍西方影片往往需要比出演中國電影花費更長時間”,這就意味著,到好萊塢去混個臉熟,有可能既不“揚名”也難“獲利”,需付出巨大的機會成本。

  敢對好萊塢“説不”,無疑是中國電影市場和發展前景越來越具“世界分量”的表現。但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為了拍攝一部好萊塢式的中國大片《長城》,女主角景甜幾乎有一年時間消失于公眾視線,秘密訓練和拍攝,她為這部電影付出了300天。可見,有些當紅明星的“説不”,無非是緣于國內的錢更好賺,而敬業精神又不必太嚴苛。

  與其一直跟在人家屁股後面沒出息,不如好好回來踏實地做自己的事。有沒有奧斯卡獎項並不重要,只要把中國的電影産業和市場做得足夠大、足夠強,並讓國際明星和大腕們艷羨不已時,我們就不僅僅能對好萊塢的跑龍套“説不”,還能有力地去影響其改弦更張、重訂規則。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李帥]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