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王健林與王思聰之間差著一個“小目標”

2016年08月30日 14:30: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近日王健林做客魯豫的節目《魯豫大咖一日行》,曝光了他的辦公室和他的收藏王國以及商業理想。在訪談環節,王健林説的一句話卻意外走紅。他在講述了很多學生一上來就説“我要當首富”這件事情時,耐心教導説:“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説,我先掙它一個億!”

   小目標,一個億,王健林不經意的一句話,瞬間刷爆朋友圈。看起來,就網紅氣質而言,王健林絲毫不亞於其子王思聰,甚至還要高上一個檔次。

   網路上形容一個人很牛的時候,通常會用這樣一句話:當別人實話實説的時候,你以為他在吹牛。身為首富,王健林當然沒有必要在錢的問題上吹牛,但道理是相通的。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一個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一輩子乃至幾輩子都掙不來這麼多錢。其實別説是一個億,就是100萬、10萬,可能都是一個很大的目標。但對富可敵國的王健林來説,這確確實實只能算是一個很小的目標,沒有半點的誇張和矯情。

   當王健林的實話實説遇上網友的瞠目結舌的時候,觀念和思維上的衝突就産生了,進而呈現出一種非常戲劇性的效果。一邊是王健林的從容而淡定,笑侃人生經歷,充當夢想導師;一邊卻是網友的嘻怒笑罵,“這個目標確實有點小”,“看來我的人生得破罐子破摔了”……言語之中多少帶有點不滿和酸楚。

   這顯然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雙方根本不在一個話語體系內,因而只能各説各話,誰也不挨著誰。公允而論,王健林並沒有自我炫耀或者刺激大眾的意思。從當時對話的具體語境看,王健林意在勸説那些動輒“我要當首富”的青年學生要腳踏實地,相對於首富這個大目標,“先掙它一個億”當然只是個小目標。更要知道,王健林擁有1700億的龐大財富帝國,區區一個億在他眼中本身也是微不足道。視頻中的一個細節是,當王健林説這句話時似乎還小小停頓了一下,私下揣測,這或許可以證明,王健林其實是考慮到大眾的感受,才謹小慎微説出“一個億”這個在他看來很客氣的數字。

   但對圍觀的網友來説,卻有一種難以言説的被冒犯乃至被羞辱的感覺。道不同,不相為謀。原本,你做你的首富,我當我的屌絲,大家相安無事,各有各的人生樂趣。貴為首富之尊,偶爾在電視節目中分享一下成功學,是個人自由當然無可厚非,但張口就是“先定一個小目標,我先掙它一個億”,就未免有調戲大眾的意味。別説這個“小目標”絕大多數人窮其一生也達不到,就算達到了,恐怕也很難輕輕鬆鬆地説一句“小目標”。問題還在於,王健林並未與世隔絕,應該還不至於到“何不食肉糜”的地步,以個人很難複製的成功,來為別人設定一個根本無法企及的目標,即便沒有主觀惡意,也顯得非常輕浮,很難獲得認同感。

   多元化的時代,貧富差距的客觀存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人們也並不反感財富本身,而是反感財富所帶來的那種居高臨下、不食人間煙火的偽貴族范,以及貌似謙和、實則有意無意與大眾保持距離的特殊階層派頭。這或許就是王健林與王思聰之間的差距。王思聰高調、張揚,從不掩飾自己的富二代身份,時而炫富,時而爆粗口,並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好青年,但他並不令人討厭,反而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因為他更真實,並沒有因為富有而刻意高人一等。相比之下,王健林則給人一種強烈的距離感和陌生感,仿佛是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

   由此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整體而言,中國富豪階層的社會形象不佳,也很難獲得公眾的尊重,甚至很多人會帶著習慣性偏見來看待“王健林”們。因為,財富差距本不該成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障礙。(此飛)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