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人民日報我在兩會:“履職盡責永遠在路上”

2017年03月15日 11:1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地方發展越來越快,心裏卻還是有些著急。”全國人大代表王菲所在的廣元市有7個縣區,國家級貧困縣就有3個,其餘均是省級貧困縣。本屆人大代表任期內,王菲從市長轉任市委書記,愈感責任重大。此次兩會上,他提交的關於將川陜老區發展規劃落地細化的議案,引起不少代表共鳴,並被寫入四川團全團建議。

  履職期間,代表們職務變化的情況並不少見。僅僅在四川代表團,近5年從市長成為市委書記的代表就有8名。一名市委書記告訴筆者,成為市委書記後,更多地從決策的角度、全局的角度想問題,因此所提議案,也更傾向於區域性的長遠問題。

  職務雖然變化,但對於過去崗位的掛念,卻沒有變。正如郭紅梅代表所説,“對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在感情上是很難割捨開的。”曾任區縣分管領導的她,去年底成為巴中市商務局局長,案頭一摞厚厚的材料中,有一半都跟曾經所在區縣的脫貧政策有關。“目前的職務讓我對電子商務等領域有了一些思考,我想把這些思考形成議案,並且和以前區縣的發展相結合。”基層治理經驗的日益豐富,帶動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此基礎上的議案建議,能更有針對性。

  積極在新崗位開展改革探索,是不少代表委員的履職常態。從四川省國資委調任地市領導,後又調任省國資委主任,重回國資系統的徐進代表,深感所在領域的重大變化:“如今國企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新時期賦予了我們新的責任和使命。”正因此,無論是監事制度改革,還是經營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本次兩會,他所提的議案均與國資改革密切相關。啃硬骨頭,涉險灘,需要直面問題的勇氣,更需要在謀大局中抓重點的智慧。代表委員從熟稔於心的本職工作中汲取寶貴經驗,就能為破解改革難題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智慧。

  群眾的信任就是責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職責。有人大工作者回憶,去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到湖北開展檢查,其中一位代表冒著酷暑,在大街上發放問卷,面對面地徵求群眾意見,每次都要訪談十幾位群眾,發放幾十份問卷。“當代表,就意味著要加班加點”“平時本職工作比較忙,那只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勝任代表職責”……自我加壓的背後,凸顯的正是不負選民重托的責任與擔當。

  “履職盡責,永遠在路上。”這是連任兩屆的康永恒代表對自己的定位。不管是人大代表還是政協委員,無論什麼崗位什麼職務,履行為民代言的神聖職責都不會變。“一日當代表,終身為人民”,正如有基層人大代表所言,雖然任期即將結束,但只要為民服務的初心不改、情懷不變,今後即便沒有這個身份,也會繼續在服務群眾的日曆上,留下新的動人篇章。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15日 05 版)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