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北京晨報:為師德跑過論文拍手稱快

2016年09月25日 12:34:4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為師德跑過論文拍手稱快

  教育部對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提出了指導意見,其中提到要將師德考核貫穿于日常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全過程,並提出建立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在相關評審中實行“一票否決”。

  長期以來,高等教育承擔著為社會主義建設輸送人才的任務,因而與之相應的教師考核,也往往側重於可測可量的學生就業率、教師論文數量、科研數量等。這種簡單而功利的考核方式,便促成了高校教師“看方抓藥”,為了職稱、職務投制度之所好,而將師德束之高閣。一些高校教師甚至以“過來人”的社會經驗自居,手把手教學生送禮請吃,言傳身教之下,大學生未入社會,先沾了一身污氣。於是高校學生走出校門時先放下了信念,在理想的道路上一路妥協和退卻,終於完成了畸形的社會化。

  大學生初遇高校教師時,正值思想萌芽。這時期的年輕人剛剛經歷高考的獨木橋,進入到城市中,開始初步的社會化。他們眼中所見,最終促成心中所想。所以在大學時代,讀了什麼書和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同樣重要,有時甚至後者更為重要。師德,猶如一顆種子,輕易就可以在學生心底發芽。因而在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的今日,教育部對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的改革意見中,將師德建設擺在了第一位,並實行了“一票否決”的制度。

  所謂師德,除了誠信、寬容等個人範疇的品質,在高校領域,更含有對正義的堅守、對智慧和真理的捍衛等關乎社會他者的信念。

  先立德而後傳,高校教師的師德看似個人行為,實則關乎社會進程。變革的時代,比任何時候都亟須英雄,但更需要的是使英雄得以成為英雄的教師。時代的所謂“變革”,即是一種破局。如果我們的教師在高等學府每日教誨學生的,不是真理的捍衛,不是創新的魄力,這種破局是遙遙無期的。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