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工人日報:讓殘疾人權益保障“上頭條”

2016年09月13日 13:25:49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原標題:【社評】讓殘疾人權益保障“上頭條”

  讓殘疾人平等地參與體育運動,是為了讓全社會更多地關注殘疾人的生存和發展,呼籲更多人參與到保障殘疾人權益、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拓寬殘疾人發展通道的事業和行動中。

  據央視報道,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殘奧會中,中國軍團領跑獎牌榜。第四個比賽日結束後,中國以39金30銀23銅共計92枚獎牌位居獎牌榜首位。

  中國殘奧軍團的成績令人讚嘆。儘管從純粹的獎牌數量和成績的角度,因設項的特殊性,直接將奧運會與殘奧會進行比較並不合適,二者的“含金量”也確實不同,然而,若論關注度,殘奧會似乎開得過於“平靜”——各類媒體的相關報道不多,幾乎沒有形成什麼熱點話題,也沒見哪個運動員的表情、言論被廣為傳播,以至於有媒體用了這樣的標題——“我們欠他們一個頭條”。

  人們對殘奧會與奧運會的關注度不同,情有可原。一來,奧運會歷史更悠久,剛剛結束的裏約奧運會是第31屆夏季奧運會,而裏約殘奧會是第15屆殘奧會;二來,從賽事的精彩程度、激烈程度來説,奧運會的觀賞性無疑更勝一籌。

  然而,若論殘奧會應該被給予更多關注,理由同樣充分。

  首先,從對“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格言的踐行上來説,殘奧會和奧運會無疑是一樣的。殘疾人運動員雖然不能像健全人一樣完美地進行比賽、挑戰極限,但他們創造的是自己的“最佳”,也是所有殘疾人的“傲驕”。提起奧運會,被傳為佳話的是,1984年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實現了中國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但很少有人知道,在1984年的殘奧會上,中國盲人姑娘平亞麗、趙繼紅分別奪得女子B2、B3兩個級別的跳遠金牌,比許海峰的奧運會首金還早1個月。

  其次,若論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詮釋,某種意義上説,殘奧會運動員與奧運會運動員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樣是頑強拼搏、堅持不懈、刻苦訓練、團結協作,殘疾人所需克服的困難和障礙更多。無論汗水還是智慧,他們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

  最後,回到殘奧會設立的初衷。在奧運會之外舉辦殘奧會就是為了給身體殘疾的運動員提供一個參與競爭的平臺,讓他們有機會挑戰自我、贏得勝利。説到底,殘奧會是給予殘疾人一份平等和尊重,鼓勵更多殘疾人看到光明和希望。它的精神意義甚至遠遠大於其形式和內容。

  事實上,讓殘疾人平等地參與體育運動,也是為了讓全社會更多地關注殘疾人的生存和發展,呼籲更多人參與到保障殘疾人權益、提高殘疾人生活品質、拓寬殘疾人發展通道的事業和行動中。

  今天借殘奧會之機,我們更應關注的是保障殘疾人權益如何“上頭條”,將保障殘疾人權益視為民生大事。比如,殘疾人是否可以獨立、無障礙出行,公共衛生間是否能夠方便坐輪椅者使用,盲道是否規劃合理、完整通暢,殘疾人是否能夠擁有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等等。

  世衛組織、中國殘聯幾年前分別發佈的數字顯示,全球殘疾人口占比15%,中國的殘疾人口約8500萬。殘奧會的意義更在體育之外,認識到這一點並且有行動、有改變,殘疾人的生活才能更美好,社會才能更和諧。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