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清談館與行動隊(人民論壇)

2016年09月12日 15:15:3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近日熱播的紀錄片《一帶一路》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寮國,每天有許多相愛的年輕人從萬象趕往塔納楞,因為那裏有寮國國內唯一的火車站,列車是最受歡迎的婚紗照背景。浪漫的故事,卻有著並不浪漫的背景:從泰國駛來的列車,在寮國境內只跑3.5公里的鐵軌。人們不把火車當作交通工具,而是當作景點,是由於寮國幾乎不通火車。

  要不了多久,這種情形就會成為歷史。中國企業和工人正在鋪設全程417公里的中老鐵路。5年後,從昆明坐火車去萬象將成為現實。“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到寮國投資,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很多好處,中老鐵路這一兩國重要的合作項目展示了兩國合作的豐碩成果。”正如寮國國家主席本揚在G20杭州峰會期間所説,幫助寮國實現從“陸鎖國”到“陸聯國”的夢想,中國這樣的行動者至關重要。

  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的金句“成為行動隊,而不是清談館”,激起無數渴望發展的國家和人民共鳴。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制約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並不是什麼“文明的差異”,而是有很多阻礙創新的壁壘沒有突破,很多隔斷要素的溝坎沒有通聯。從G20發起的“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到寮國東盟峰會,互聯互通都是最重要的議題;杭州峰會首次將發展問題置於突出位置,德國總理默克爾強調“為此我們通過了一整套行動計劃”,德國接任G20輪值主席國後將繼續執行這些政策。中國方案之所以能夠得到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一致歡迎,就是因為我們講的是實話,幹的是實事。

  清談誤國,實幹興邦。作為改變和影響全球治理的最新力量,中國最鮮明的品格之一就是崇尚實幹。從傳承至今的“愚公移山”“鐵杵磨針”,到新中國勞動者“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氣概,中國人不太相信救世主,只相信自己的雙手。如習近平主席所説,幾十年間,“許許多多普通家庭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正是這些點滴變化凝聚起來,才造就了中國的大發展、大變化。

  有著如此發展經歷的中國,對務實有深切的體會。西方媒體長期諷刺G8是“清談館”,G20問世後為化解危機曾拿出有效行動,但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人們對G20期待更高,如果光是每年一聚會,但共識沒法落地,難免淪為更大的“清談館”。相比起來,杭州峰會更有“行動隊”的特色。幾天的會議,從兩年前就開始籌備,所有重要議題都廣泛徵求各方意見,並根據反饋做足了調研。中國接任G20輪值主席國以來,共在20個城市舉辦66場會議,其中,部級會議達23場,反覆進行細緻協調。最後拿到領導人桌面上的,都是切實可行的行動層面倡議。

  有人曾把“無力的全球治理”比作長老們在討論神廟的建造,他們為建築的風格爭吵不休,為諸神的線條各抒己見,卻沒有人去想如何運輸石材、招募工人、籌集經費。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杭州峰會結束了,但“杭州共識”所激發起的行動火種,才剛剛開始燃燒。將源於實踐、著眼務實的“杭州共識”,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我們的世界自會有更多美好。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12日 04 版)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