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織就長江黃金經濟帶 擎起綠色發展新未來

2016年09月12日 15:15:4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近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這一國家戰略的實施,對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長江通道是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最重要的東西軸線,在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全面深刻闡述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提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就是要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牢固樹立和貫徹“五大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産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文化繫於根脈,歷史照亮現實,長江流域的繁榮昌盛築牢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堅實根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 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千百年來,長江流域以水為紐帶,連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沿江人民祖祖輩輩依水而居、繁衍生息,在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譜寫了光輝璀璨的樂章。長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渾然一體,具有強大的涵養水源、繁育生物、釋氧固碳、凈化環境功能,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更是子孫後代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理念要先進。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建立健全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長江全流域生態修復。要尊重自然規律及河流演變規律,協調處理好江河湖泊、上中下游、幹流支流等關係,保護和改善流域生態服務功能。要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在保護生態的條件下推進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適應,走出一條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道路,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思路要明確。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長江經濟帶韌性好、潛力足、發展空間和迴旋餘地大的優勢。要加強規劃引導,建立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既要有“快思維”、也要有“慢思維”,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後過剩産能上做“減法”,推動沿江發展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使長江經濟帶成為引領全國轉型發展的創新驅動帶。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推進要有力。必須堅持一盤棋思想,加強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打破行政壁壘,增強系統思維,創新體制機制,通過規劃引領,統籌各地改革發展、各項區際政策、各領域建設、各項資源要素,更好發揮上中下游地區“統”的功能,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內生發展活力,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

  戰略引領未來,實施決定成敗。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和長期戰略任務,各有關部門和地方省市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扎紮實實做好各項貫徹落實工作,讓長江經濟帶發展成為激揚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12日 01 版)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