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深圳海關打通企業出口“E通道”

2016年05月05日 13:18:00  來源:國際商報
字號:    

  據深圳海關統計,一季度,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跨境電商出口額已達9884.99萬元,接近自貿區去年全年跨境電商出口額的一半。自2013年前海蛇口片區開展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試點以來,深圳海關銳意進取,緊緊把握深圳外貿發展的獨特優勢,全力推動電商零售出口政策的落地,積極探索跨境電商“供應鏈協同”出口新模式,實現跨境電商“從零到百”的跨越式發展。2016年,深圳海關將進一步支援企業擴大境外採購市場,助力製造業走出國門。

  據了解,自貿區前海蛇口片區獲得出口試點資格後,深圳海關跨境電商出口業務實現了三個“從無到有”,即監管模式從無到有、工作流程從無到有、系統設施從無到有。自貿區成立以來,深圳海關不斷創新監管制度,簡化操作流程,提高監管效能,跨境電商業務已逐步邁向“從有到優”,使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電商保稅出口實單運作的城市。

  去年底,深圳海關在總結“暫存入區、批量出口、集中申報”以及“暫存入區、提前申報、批量出口”兩種監管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供應鏈協同”促進跨境電商B2B出口的新模式,即依託供應鏈企業的資訊化平臺,搭建“特殊監管區域平臺+跨境電商服務平臺+銀行跨境結算平臺”,通過整合創新的物流、交易、交付、結算體系,以資訊化方式將國産商品直接呈現在海外各類購買群體面前,擴大境外採購市場,助力製造業走出國門。

  長期以來,出口退稅難、通關難、結匯難一直是困擾國內中小微出口的“三難”,“供應鏈協同”模式通過供應鏈企業實現“貨權交割、跨境結算、入區退稅、平臺銷售”,創造性破解了“出口三難”,為中小微企業打通了出口“E通道”。據某小型製造業公司負責人反映,新模式啟動後,來自國外的訂單明顯增加,享受入區退稅使資金週轉更加自如,貨物通關也更加順暢,電商出口的“新路子”讓人“舒心、省心、開心”。“供應鏈協同”新模式不僅幫扶中小微企業發展,也同時促進出口製造業轉型升級,初步實現電商出口規模化、集聚化發展的效應,助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成為出口製造業新高地。據前海灣保稅港區物流企業招商保宏反映,啟動新模式以後吸引了大疆等一大批高新科技公司,出口産品逐步向高精尖産品轉移,現在主要出口貨物是智慧手機、無人機等。

[責任編輯:王亞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