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勞動力可能成為上海浦東未來經濟增長一大制約因素

2016年04月13日 14: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上海4月12日電 (繆璐鬱玫)在12日舉行的浦東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情況專題策劃會上,上海浦東新區發佈了《關於新常態下浦東新區經濟發展動力機制的分析》(以下簡稱“分析”)。分析顯示,未來5年,勞動力供給規模的增速將呈現下降趨勢,勞動力可能成為新區經濟增長的一個制約因素。

  分析通過引入VAR(向量自回歸)模型進行測算,模型測算結果表明,1994—2014年,新區GDP年均增速為15.2%,其中,物質資本拉動經濟增長5.2個百分點,人力資本拉動經濟增長2.2個百分點,技術進步、制度創新等拉動經濟增長7.8個百分點,三者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4.3%、14.7%和50.9%。

  分析顯示,新區物質資本貢獻率和全要素生産率都經歷了先升後降、逐步趨穩的過程,但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逐步增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指出,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品質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為了繼續貫徹落實這一措施,浦東新區將在“十三五”期間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浦東新區在接下來的“十三五”時期,人力資本的增長將分以下“三步走”戰略:

  一是建設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利用“雙自”政策,可以實施更具激勵性的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吸引集聚力度。

  二是作為上海“四個中心”核心承載區,伴隨著開放能級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將進一步吸引集聚海內外高端人才,勞動力素質將進一步提高。

  三是人口受教育水準的自然增長,也將為人力資本增長做出貢獻。

  除此之外,從“十三五”時期趨勢看,浦東已經進入創新驅動的深化階段,經濟增長需要更多地依賴於科技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從承載上海市城市功能看,未來浦東新區將是上海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區,必須增加研發投入、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增強技術創新能力,通過科技創新提高製造業競爭力,強化技術對經濟增長的核心支撐作用。

  分析中引入的VAR模型測算還顯示,新區2016—2020年經濟潛在增長率為8.5%左右,2021—2030年為7%左右。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將來源於要素供給和需求拉動。(完)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 總機:86-10-87826688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