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緊扣未來商業模式發展新趨勢 在廈臺商發力“新零售”

2017年06月15日 09:50:26  來源:臺海網
字號:    

  (原標題:緊扣未來商業模式發展新趨勢 在廈臺商發力“新零售”)

  臺海網6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文/圖)2010年就將自己創辦的有機食品連鎖店開到廈門的詹益清這回又有新動作。13日上午,主打天然有機食品的小毛驢綠色市集總店在廈大西村(頂澳仔貓街)開出,500多種無添加綠色食品,包含柴米油鹽醬醋茶等,一一亮相。其創始人正是被譽為“臺灣有機王子”的詹益清。有別於過去幾年的連鎖店運營模式,他現在導入時下興起的“新零售”模式,打通線上線下資源。

  無獨有偶,“新零售”這一未來商業模式發展的新趨勢也為其他在廈臺商所看中,他們紛紛發力,盤活實體店的同時,也掘金“網際網路+”商機。

  有機連鎖店:綠色+健康+新零售

  早在1994年,當人們還不知道“有機”為何物時,詹益清就已開始在臺灣從事有機産業了,他在那時成立“綠色小鎮有機連鎖體系”,第一家店設于新北板橋。如今,在臺灣已有上百家連鎖店。

  2010年,看到大陸有機市場抬頭,詹益清將他的“有機王國”延伸到此,首站就選在廈門,同時跟此間農業原産地達成産銷合作,把在臺灣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的有機産業在廈門實現“在地生活化”。

  綠色市集在廈開旗艦店,為顧客提供“零負擔健康飲食”,從有機咖啡到石磨五穀漿,從酵素飲品到低卡優酪乳,從有機蔬果到各式甜品和舒食,“從工廠到賣場一條龍”,應有盡有。

  “綠色産業在臺灣還是大致以線下實體店為主,但是大陸路徑很不相同,主要還是線上可以方便傳播綠色概念,有觀念之後才會有消費市場,所以我們會以觀念先行于商品,才能水到渠成。”詹益清告訴導報記者。

  因應“新零售”模式的興起,詹益清介紹,他們特別引入“綠創平臺”,改變過去單一門店銷售模式,整合社交媒體、平臺網站、獨立網路(官網)等資源,消費者可以到店體驗後,再通過線上下單;社區居民也可以網上購買後到店取貨。此外,門店的功能更趨向於社區休閒生活吧,將定期開辦講座,教社區居民如何有機烹飪,傳播營養資訊,重在“體驗”二字。與此同時,綠色市集致力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用有機、綠色踐行健康生活理念。

  對此,當日前來站臺的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新零售”模式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尤其是有機綠色食品大家還是崇尚“眼見為實”,到店體驗後,了解産品品質,能更放心下單,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他也看好這樣的門店在廈門遍地開花。

  創客空間:實業+網際網路+服務

  所謂“新零售”,簡單説就是電商擁抱實體零售,線下、線上、物流相結合,馬雲稱未來十年將是“新零售”的時代。對此,在廈臺企建霖工業集團總裁陳岱樺表示認同,他認為未來是“實業+網際網路+服務”的新零售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網上採購以25歲到35歲的年輕人為主,當這群人慢慢成熟起來,就會思考:網際網路能不能買到更好的産品?就像你買一件衣服,網上買是便宜,但實體店更有品質保證。現線上上線下整合,改善整個銷售的環節,讓銷售成本降低。這將是未來趨勢。”

  也因此,建霖集團在廈門紮根發展近30年,一直以來專注于傳統製造,今年也跨入服務製造領域,4月份在集美成立匠仕創客空間,依託自身堅實的技術後盾,希望打造成廈門地區優秀的設計中心和創客孵化中心。陳岱樺表示,他們的做法是依託本來就有的實體産業,然後做升級的動作,把原來“製造”的部分改成“智造”,並融入更多綠色生産的因素,同時引進網際網路思維,接下來還將加入金融服務等因素,開啟全新的“新零售時代”。

  此外,2000年就從嘉義來廈門發展的臺灣資深茶人楊山虎,今年也和在地企業家合作創辦“品上商城”新零售商業服務平臺。根據他的觀察,包括茶葉門市在內的實體店經濟,近年來受到網際網路衝擊,其實兩者是可以由對立走向融合的,也因此決定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配置。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