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逆百貨業下滑趨勢 臺商仍計劃擴大佈局大陸市場

2017年03月21日 08:38:11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以及傳統百貨業缺乏創新等因素,近幾年大陸一部分百貨商場出現經營困難現象,甚至一些大型連鎖商場退出市場。而針對這種現象,臺灣有輿論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大陸消費能力下降的原因。甚至有“業內”人士呼籲臺商警惕這種現象,謹慎到大陸投資。不過,臺商似乎並沒有在意這種警告,照計劃佈局大陸。

  ■傳統百貨業處在轉型節點

  華堂、百盛、莊勝崇光等一些很多年來陪伴北京人走過的響噹噹的中高檔百貨商場,曾經人潮洶湧一貨難求,如今出現了逆轉——有的門可羅雀、人煙稀少日漸蕭條,有的甚至難以為繼關門停業、也有的陷入經濟糾紛難於自拔……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在北京發生,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這類新聞也層出不窮。

  種種跡象顯示,在大陸市場經歷了黃金十年之後,傳統百貨業已經走到了變革和轉型的關鍵節點。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前幾年經濟高速增長,傳統的百貨業態日子過得比較好。自己主動調整適應市場或開拓性地適應市場這塊過去我們百貨業做得“內功”不夠,傳統的百貨模式如果不進行調整,壓力是比較大的。

  北京崇光百貨一位管理層表示,傳統百貨業千店一面的同質化問題尤為突出。一方面,所有商品都是品牌商或者代理商的,商場沒有控制權,而同一品牌代理商和多家商場合作,進一步加劇了同質化競爭的局面。而另一方面,百貨公司數量太多,缺乏足夠的人流和物流的支撐,導致虧損。

  網購衝擊也是百貨業經營慘澹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電商在中國崛起,很多人雖然還逛商場,但他們很多人逛商場的目的已經不是來買東西,而是看東西,或者試東西,比如服裝。很多人通過試衣服獲得該品牌服裝尺寸規格等資訊,然後打道回府,再通過網購實現消費。“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北京翠微商廈相關負責人分析稱。

  “決不能認為商場倒閉或者生意不好就懷疑是大家沒有購買力了,只不過是消費者消費習慣改變了,從原來到實體店消費改為了到網上消費。”臺灣新光三越執行副總吳昕陽表示,對於大陸消費者習慣和大陸網際網路發展的速度,臺灣很多人還不能接受,有的人根本想像不到大陸科技發展有多快,以至於他們把一些商場倒閉看成是大陸經濟蕭條。

  吳昕陽表示,大陸經濟發展依舊強勁,而且後勢可期。所以,臺灣很多商場打算今早佈局大陸。

  ■臺商百貨擴大對大陸佈局

  其實,在大陸,相較于製造、餐飲等行業,進入百貨業的臺商並不多,最出名的有太平洋百貨、莊勝崇光百貨等大企業。

  不過,在浙江溫州,卻有一家經營穩健的臺灣百貨企業為適應百貨業和網際網路發展態勢,主動轉型。這就是開太百貨。該百貨創辦人為前康寧醫院董事長鄭錫華。

  1998年,第一家開太百貨開業,這是溫州第一家超過10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場。開太百貨開啟溫州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百貨業,一家“獨大”的情況一直維持到2002年年末,才有本土商業品牌崛起,挑戰開太在溫州百貨業的龍頭地位。

  作為溫州現代百貨業的開創者,開太百貨的展店策略也為當地業者所效倣。

  2007年,開太百貨在瑞安開出的第一家分店,為將觸角延伸到溫州下轄各縣,本土品牌緊隨其後,由此開啟了溫州市區百貨行業的“擴張”。

  目前,除了溫州城區中心尚在營運的老店外,開太百貨將展店的中心放在溫州都市圈所輻射的中小縣城,2016年開出了泰順店,臺州玉環店也即將投入營運。

  開太百貨泰順店總經理谷葉林表示,選擇泰順,一方面是看中泰順當地的消費潛力,但過去卻尚無一家大型商場;其次,泰順店別於一般的城市綜合體,在保留開太傳統百貨的商品豐富度的同時,會結合當地旅遊資源帶來的客源差異,開闢更多面積,改造成餐飲、娛樂等體驗式業態。

  “這樣的調整也是為了因應大陸電商業對傳統百貨業的衝擊。”谷葉林説,在品牌引進、消費形態甚至外形風格上,泰順店都與溫州人熟悉的開太不同,這是開太首次嘗試向綜合服務體轉型。

  據了解,由於看中大陸經濟未來多年將依舊處於中高速發展,開太百貨正在計劃擴大在大陸布點。

  和開太百貨轉型不同,臺灣還有一批商場業者則更是選擇“危機”入市,例如臺灣新光三越預計於今年第二季度,開出新光三越兩岸最大的重慶店。太平洋SOGO百貨總經理汪郭鼎松認為,今年大陸零售市場依然很辛苦,但是如果遇到有利的機會或好的機緣,就必須出手。

  吳昕陽日前還表示,預計於今年第2季開出重慶店,此為新光三越旗下最大店舖,面積將是信義四店的兩倍大,約24萬平方米。

  若開出該店,會是新光三越在大陸市場第二家店舖,目前招商正在進行中,也因面積太大,將不會一次到位,應會分三個月及六個月二階段開出,經營概念會跟信義的A11很像。

  新光三越第一家店新光天地蘇州店,已于2015年開幕,這是新光三越在2007年發生經營糾紛後再度出發,所開出的獨資經營店。

  汪郭鼎松則表示,今年大陸零售市場應該也不輕鬆,但是依然有人願意危機入市;遠百遇到好的機緣和好的機會就會出手,即使環境不好,也會繼續將零售做下去。

  他也提到,雖然大陸前一陣子的虛擬市場強勢,但是他認為大陸政府開始重視實體市場,未來零售市場將走向實虛整合。

  除新光三越外,太平洋百貨東家——臺灣遠東集團也預備在大陸再開新百貨公司,遠百14日公告將把在大陸投資再增資約36億元(新台幣),包括成都遠百1億美元與成都北城店1600萬美元,充實營運資金及改善財務結構。

  據了解,本次增資備銀彈,應是為拓點做準備,評估地點包括上海、重慶等處,“商業搶的就是先機。”臺灣遠東集團稱。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