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短缺——共用汽車如何突圍?

2017年08月28日 11:22:05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共用汽車發展如火如荼,但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公共資源短缺,成為制約行業快速發展的瓶頸。“對電動汽車分時租賃來説,卡脖子的不是錢,而是車、樁、位一體化的共用。”吳小員説。

  牌照緊缺是共用汽車面臨的首要難題。前不久,深圳市寶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佈,今年年底前將在深圳投放新能源共用汽車10000臺。企業的熱情卻被澆了一盆冷水。“深圳市交委給不了那麼多車牌,我們只得縮減到4000臺。”寶港能源副總經理吳波説,公司投放計劃縮減一多半,過去兩個多月,企業實際獲得牌照只有900張左右。在牌照資源緊張的城市,這個矛盾凸顯。

  停車位不足是另一大問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公共停車位資源本就緊張,許多共用汽車無車位可停。多家共用汽車企業負責人表示,取還車網點是行業發展的關鍵,已有網點遠遠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停車位不足直接影響用戶體驗。

  共用汽車也面臨充電難題。新能源共用汽車需要大量充電樁來配套,充電樁和共用汽車數量不匹配,嚴重制約分時租賃行業車輛運營率。Gofun出行首席運營官譚奕説,充電樁越多,車和樁離得越近,充電效率和運營效率就越高。在一些城市老城區,增容是一個問題。

  專家認為,共用汽車在國內處於發展初期,面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這個行業需要資金,更需要充電、車位、運營等資源。國內共用汽車已現爆發跡象,城市公共資源卻“捉襟見肘”。

  共同發力解難題 

  今年上半年,共用汽車品牌“友友用車”停止運營,給行業敲了警鐘。“跑馬圈地,盲目擴張,急功近利,不是可持續發展方式。”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副總裁袁旬説。

  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王雪説,共用汽車需要大量牌照、停車場地等公共資源,共用汽車迅速擴張與資源日趨緊張之間必然出現越來越尖銳的矛盾。公共配套資源如何及時跟上、合理配置,考驗政府部門的智慧和能力。

  “面對共用汽車爆發的跡象,政府部門應未雨綢繆,優化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公共資源的管理、調配、建設。”王雪説。

  北京市律師協會交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海波認為,汽車佔用城市空間和道路資源較多,城市管理者要研究規模控制、市場準入、車輛定義、安全規範、保險等問題。

  廣州規劃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袁奇峰説,多樣化出行需求客觀存在,共用汽車增加了服務類型,有條件的地方應考慮完善配套設施支援其發展。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發展中心副研究員李艷霞説,共用單車運營中出現了亂停亂放、佔用車道、隨意破壞、違規騎行等亂象,共用汽車如何避免類似問題,是管理部門從一開始就需要重點考慮的。

   

  

[責任編輯:孫伊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