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比特幣飆升危機四伏 專家建議儘快關停違規平臺

2017年08月28日 11:19: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5月以來,比特幣又開啟一波瘋狂漲勢。尤其是8月,比特幣價格一路飆升,從每枚18000元左右一度突破30000元,創下歷史新高。數據顯示,7月1日到7月31日,國內比特幣交易成交額為301.7億元,佔全球總交易量的30%。

  專家認為,比特幣因其可匿名、不受國界限制、不易追蹤等特性,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洗錢、傳銷、走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監管部門應儘快建立比特幣交易平臺投資者的實名審查制度,加大對比特幣交易平臺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對部分嚴重違規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進行取締。

  交易風險大 

  國內比特幣交易情況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虛擬貨幣市值總和由177億美元增長至1000億美元。其中,比特幣市值增長2.7倍。7月1日至31日,比特幣市值在310億-470億美元區間震蕩。以7月31日市值計算,全球主要虛擬幣種市值中,比特幣市值佔比51%,其次是乙太坊和瑞波幣,分別佔20%和7%,三者合計佔比近八成。

  7月1日至31日,國內比特幣交易成交額301.7億元,環比下降11.6%,佔全球總交易量30%。通過分析國內各交易平臺的交易規模,OKCoin幣行(佔比22.5%)、比特幣中國(佔比19.7%)和火幣網(佔比18.2%)三個交易平臺的交易量最大,三者合計佔比達60%。

  二級市場兌換交易是比特幣生態鏈條的重要環節,參與用戶多,交易規模大。同時,比特幣交易也伴隨著一定風險,包括價格波動、市場操縱、資訊洩露、交易平臺被盜、跑路等。

  “作為一種所謂超國家‘貨幣’,比特幣雖然在虛擬空間中運作,但其暴漲可能會增加主權國家的經濟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指出,如在外匯管制、洗錢、避稅等方面,目前已經存在利用比特幣逃避外匯管制、洗錢逃稅的行為。

  黃震強調,在比特幣的交易流轉方面,國內一些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存在很多不規範的地方,特別是有的平臺存在資金池、杠桿資金、做虛擬盤的現象,甚至有的組織和團隊持有大量比特幣,存在操縱市場或內幕交易的金融風險。

  國家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日前發佈報告指出,在虛擬貨幣市場中存在惡意炒作、價格劇烈波動等系列問題,且為洗錢、恐怖融資等活動提供了便利。

   監管漏洞依然存在 

  業內人士指出,犯罪分子利用加密數字貨幣(主要是比特幣)進行洗錢、敲詐(數據洩露)、勒索(DDOS攻擊的威脅)等犯罪行為。歐洲刑警組織評估報告指出,全球3%的洗錢活動是使用加密數字貨幣進行的。

  今年年初,人民銀行對比特幣交易平臺開展現場檢查發現,北京的部分平臺未經批准擅自開展融資業務、未充分履行反洗錢義務。

  此外,目前國內比特幣平臺高達數十億元的客戶資金缺乏第三方存管,客戶資金面臨“跑路”風險。近期,央行在對北京地區主要交易平臺的現場檢查中發現,火幣網和OKCoin幣行均利用投資者充值形成的沉澱資金購買理財産品,合計約10億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指出,基於風險考慮,大部分國家都將比特幣交易納入監管體系。美、日、德、加、澳等國承認其合法性,並出臺監管規則,而俄、泰、印尼等國認定比特幣交易活動非法。

  我國不允許金融或支付機構開展與比特幣相關業務,也不允許其作為貨幣流通。各國政策仍不明確,也可能對兌換價格造成劇烈波動。

  “目前,各國監管當局不大會承認比特幣作為貨幣的屬性。對監管層而言,比特幣最大的問題是,它有可能被利用來洗錢或者從事不正當交易等。”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認為,現在加密貨幣ICO的概念比較熱,但其中很多脫離了分佈式記賬這樣原本的運營規範,從而産生誤導公眾、發生龐氏騙局的可能性。

  多措並舉完善監管 

  “雖然上半年人民銀行對比特幣市場及平臺亂象加強了監管,但依然存在諸多監管空白。”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楊義先表示,應儘早確立比特幣的監管框架,確定監管主體,明確業務規則,把比特幣裝進制度和監管的籠子裏。

  黃震認為,面對比特幣的瘋狂走勢,投資者要理性看待,切忌盲目跟風,避免高位接盤。投資者必須加強學習,研究投資標的及其交易風險,不做不了解的領域的投資。交易平臺應加強合規建設、投資者教育和風險管理,定期進行自查和報告風險;機構團隊應加強資訊披露,向安全化、透明化、規範化方向發展。

  黃震建議,監管層應介入比特幣的監管,適當引入監管科技加強對比特幣、區塊鏈進入的檢測和預警,儘快把比特幣系統性風險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

  “央行等有關部門可以定期發佈風險警示,給市場和投資者進行風險提醒。”黃震補充道,還可以支援地方政府創新運用監管沙盒等監管科技,把比特幣閉環生態納入監管沙盒之中,進行沙盒試驗和風險測試。

  此外,網際網路安全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明確比特幣交易平臺的監管定位與監管分工,儘快建立比特幣交易平臺投資者的實名審查制度,實現交易和兌換過程透明化。同時,加大對比特幣交易平臺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對部分嚴重違規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進行關停取締。(記者 徐昭)

[責任編輯:孫伊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