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第二份“正面清單”推出 跨境電商迎來救命稻草

2016年04月18日 08:37: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第二份清單對於許多跨境電商企業來説可謂救命稻草,很多熱門跨境進口商品有了光明正大進口的名分

  4月8日起,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照貨物開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被稱為“讓電商好日子到頭”的新稅制正式來臨。不過,隨著多部委連續兩份跨境進口“正面清單”,多數電商又從失望轉為希望——雖然進口稅負提高已成定局,但隨著第二份清單的推出,之前跨境電商進口的絕大多數商品品類已被囊括。

  4月15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第二份“正面清單”推出,未出現在第一份清單中的商品此次被囊括,這對於許多跨境電商企業來説可謂救命稻草,很多熱門的跨境進口商品獲得了光明正大進口的名分。

  跨境電商不再貼錢“包稅”

  多部委對於在清單出臺之前已經進口的商品如何處置,沒有明確説法,所以在4月8日第一份清單推出之後,一些跨境電商為消化庫存曾以“包稅”等手段進行促銷。比如專做進口母嬰産品的蜜芽從4月8日開始推出了“包稅專場”,稱對所有跨境進口産品都不用多繳納稅費,全部由商家給予補貼。另一家跨境電商波羅蜜也宣佈對用戶提供“過渡期補貼”舉措,即所有用戶通過保稅區下單後,即可獲得一張“包稅券”,該券可對稅金進行全額減免,單筆減免金額不設上限。網易考拉海購則是設置了稅改專場,老用戶滿299元可減30元。不過這類“包稅”産品主要集中在奶粉、嬰兒食品、尿片等小件商品,目前這類商品執行的稅率為11.9%。

  但隨著第二份清單的推出,“包稅”促銷已基本消失。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登錄多家曾承諾“包稅”的網站看到,網站絕大多數商品已經不再“包稅”,有的明確提示購買後要按照有關政策加付稅金,有的則直接列出的就是含稅後的價格。

  北青報記者登錄蜜芽看到,每件海外直採商品的報價下面都有加稅的提示,當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後結算時,會生成商品價格和稅金,以及二者相加後的實際支付金額。北青報記者嘗試購買800克裝的德國原裝3段Aptami嬰兒配方奶粉,這種奶粉2罐裝的售價是285元,購物車結算後生成了33.92元的稅金,與現行11.9%的稅率正好吻合。最終在支付時的價格是商品價格加上稅金後的318.92元。

  此前曾設立稅改專場的網易考拉海購也是一樣,同款奶粉3罐裝組合的報價為420元,購買時會自動加上49.98元的稅,最終結算價為469.98元。即便在其“包稅爆款限量購買”的商品中,售價後也標明瞭“本商品價格已含稅”。在另一家專營進口母嬰用品的麥樂購,其所有進口商品的報價上也明確寫明“含關稅、進口增值稅和消費稅”。

  “包稅”實際就是商家讓利但還不至賠本

  “所謂的包稅、免稅、返稅,不過都是商家的促銷手段罷了,把直接的降價説成免稅更能吸引買家,但確確實實是商家自己進行的補貼,因為沒有誰能在進口環節少繳稅。”昨天有行業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成本實實在在地提高了,但商家都不敢提價,這本身就説明瞭電商競爭的激烈程度,也顯示出電商對自己的客戶忠誠度缺乏信心,他們擔心一旦漲價就會失去客戶。“這與網路約車的補貼大戰一樣,都是商家為了先保住份額的舉動,但肯定不會是長期的行為,最多在新稅制實施的前一兩周會搞搞這類活動,但不會常態化。”有電商人士表示,包稅策略會持續多久可能也是此輪跨境電商的一項競爭內容。

  有奶粉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即便商家自己掏腰包為顧客補稅,但從奶粉的整體成本來看,賣家包稅也不至於虧本,因為目前海外市場的奶粉價格明顯低於中國市場,商家的利潤率還是比較高的,即便全額承擔11.9%的稅費也還是有利可圖的,但利潤已經大幅縮水。

  兩輪清單網羅絕大部分電商進口商品

  就在新稅制實施前一天的4月7日,多部委公佈了一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正面清單”,即哪些商品可以跨境電商進口。這份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涵蓋了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粧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之前處於模糊地帶的寵物食品、紅酒等被明確認可。不過這份清單一經公佈立即引發了電商行業一片譁然,因為之前跨境量較大的生鮮食品、液態奶並未被列入清單。而且海外購中最關注的品類之一嬰幼兒配方奶粉則需按《食品安全法》規定實施註冊。此外,首次進口的化粧品也被排除在清單之外。

  不過就在4月15日,第二份“正面清單”意外出爐,又有151個8位稅號商品入圍。明確目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暫不需要獲得相關産品的配方註冊證書,從2018年1月1日起,在中國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依法獲得産品配方註冊證書。這意味著,在2018年配方奶粉註冊制推出前,外國奶粉仍可以通過跨境方式進入中國,此前未註冊而不能上市銷售的洋奶粉滿血復活,相當於為國外奶粉又增加了兩年的跨境紅利期。

  同時這份清單還明確,對首次進口的保健食品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註冊,其中屬於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應當報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此外。第二份清單對“首次進口的化粧品”也進行了解釋。

  有業內人士指出,第二份清單對於許多跨境電商企業來説可謂救命稻草,對很多熱門跨境進口商品有了光明正大進口的名分。“對於列入正面清單的商品來説,可能會催生出一些新的電商平臺。”

  據業內人士介紹,根據兩份清單,之前跨境電商進口的絕大多數商品品類已被囊括,而對於極少數仍未列入清單的商品來説,並不是説以後就不會再在電商平臺上銷售,而是進口企業需要尋找新型跨境通關模式,或者恢復為一般貿易進口。目前對跨境電商的稅收上比一般貿易有30%的優惠幅度,也就是説,沒有列入清單的商品,電商與傳統貿易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更加公平。

  “寧願扔掉也不交稅”或是炒作

  在新稅制實施的頭兩天,網上還有大量消息流傳,稱一些入境者寧可扔掉帶回來的化粧品也不交稅,並且配發了機場上化粧品零亂散落一地的照片。對此有海關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從他們掌握的情況,新稅制實施後這類現象並沒有明顯增多。他介紹,其實以往在機場也偶爾會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一些旅客在海外盲目購物時買了一些本來不是很需要的商品,入境時發現又要交稅,就索性放棄了,但因這個原因放棄的物品中,極少有高檔化粧品。

  “從常理分析這種現象也不太可能發生!”他表示,化粧品是目前進口稅率最高的品類之一,稅率為60%,“但有多少人會為了不交60%的稅,寧願扔掉100%的東西?”他個人分析,之所以出現這種傳言,甚至不惜盜圖來顯示“有圖有真相”,不排除是一些因為新稅制受到利益影響的跨境電商和私人海淘在動用各種手段引導輿論向新稅制施壓。

  文/本報記者 張欽 供圖/視覺中國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