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海絲”架橋 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更見緊密

2016年04月18日 07:4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福州4月17日電 (龍敏)17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率團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三國訪問。時值“十三五”開局,福建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尤權的東南亞三國行賦予福建與東盟合作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

  來自福建省商務廳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福建對東盟進出口37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9%,其中3月份以46.9%的強勢增長,使東盟超越美國成為福建最大貿易夥伴。

  此間經濟研究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為,伴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推進,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保持穩定增長。

  福建與東南亞國家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加之交通便捷、經濟互補性強,東南亞長期以來是福建進出口貿易、引進外資及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地區。而“海絲”架橋,福建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更見緊密”尤見於基礎設施建設、海洋漁業合作、雙向投資貿易等方面。

  面對近海養殖空間的不斷縮小,福建企業憑藉嫺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遠赴東南亞開展水産養殖。目前,福建恒盛昌、宏龍等6家企業已在印尼、緬甸建立了7個對蝦、石斑魚養殖基地和海水網箱養殖基地,總投資達6億美元。

  福建資本“東南飛”,已漸成福建“走出去”的新態勢。瞄準東南亞價格相對低廉的土地、勞動力,泉州3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選擇在東南亞投資辦廠;看好東南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急速發展的商機,福州聖力特鋼佈局越南的項目已成越南北部最大鋼鐵企業。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經濟所所長吳崇伯分析認為,福建與東盟在服裝、輕工以及建材等福建傳統優勢産業領域還有很大合作空間,福建企業應借“走出去”加強技術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提升在國際産業分工的地位。

  截至2015年底,福建在東盟地區設立的境外企業和分支機構達223家,分佈在東盟10個國家,累計對外投資額20.07億美元,東盟已成福建的第二大對外投資目的地。

  在“走出去”的同時,福建頻赴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開展經貿推介活動,吸引東南亞各國企業入閩投資。截至2015年底,東盟在福建投資的項目有3927個,實際到資93.91億美元,東盟已成福建第四大外資來源地。(完)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